发布时间:2016-03-04 作者: 重阳投资
这轮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始于去年5月的深圳,之后蔓延至上海、北京等其他一线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12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较去年同期上涨48%——2010年至今总计才涨了84%。进入今年1月,房价上涨速度进一步加快,深圳新房同比上涨53%,上海上涨21%。春节之后,楼市则几近沸腾,甚至出现352套总价上千万新房被一天抢光、二手房东一天多次跳价的场面。
本文刊于3月3日重阳投资微信公众号。
一线城市楼市已近沸腾
这轮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始于去年5月的深圳,之后蔓延至上海、北京等其他一线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12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较去年同期上涨48%——2010年至今总计才涨了84%。进入今年1月,房价上涨速度进一步加快,深圳新房同比上涨53%,上海上涨21%。春节之后,楼市则几近沸腾,甚至出现352套总价上千万新房被一天抢光、二手房东一天多次跳价的场面。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因素来找原因:
人口及产业因素
一线城市楼市火爆的基础是持续旺盛的刚需。大城市因其相对更好的医疗、教育、就业机会以及公共设施资源,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长期存在,置业需求相对而言更加旺盛。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国有企业聚集的传统行业景气度下滑,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新兴行业发展相对要好一些。作为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转型进程领先全国。另外,刚过去的这波牛市提升了金融从业者的收入,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和深圳聚集了更多的金融产业,整体购买力得到提升。
货币因素
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央行在1年内开展了4次降准、6次降息,政策之密超过2008年。当前中长期贷款基准利率仅为4.9%,10年期国债利率降至2.8%,余额宝年化收益率不到2.6%。在实体经济下行、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个人按揭贷款作为优质资产,普遍能够获得利率折扣。简单做个比较:2014年11月之前,中长期贷款利率是6.55%,且普遍没有折扣;当前中长期贷款利率为4.90%,且普遍能获得8到9折的优惠,按照首套房8折来计算,当前实际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仅有3.92%,较之前降低了4成。
资产替代因素
股市于2015年6月见顶后赚钱效应不再,加之E租宝等高息融资平台接连出事,全社会陷入资产荒。经历过股市的剧烈波动,居民购房保值的观念较此前更加坚定,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因其在过去极强的赚钱效应,更成为当下社会资金的“理想”去处。
虽然一线城市楼市价格上涨存在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全民疯抢的“沸点”状态显示楼市存在过热迹象。日前,新华社发出提醒,要注意房价上涨中的“虚火”,并指出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使得大量投资客返场,这些因素带来的房价飞涨显然是非理性的。笔者也认为须提防房地产市场结构性过热的风险:
提防社会资产过度集中于土地和房产的风险
过去4年,工业品价格处在下行趋势中。股市自去年6月下旬以来也在下跌。除了债券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避险需求以外,大类资产里面,只有房地产是上涨的。一种资产的收益率持续上涨,势必会导致社会资金向该类资产转移。对居民而言,目前房产已经占到居民财富的6成以上,一线城市的比例则更高。对金融机构而言,相当比例的贷款是以土地或者房产做抵押的。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再次出现快速上涨,1月份银行信贷也出现大幅增加,势必将进一步加剧社会资产向土地和房产集中的局面。
提防一线城市楼市被过度炒高的风险
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即便没有到达拐点,在如潮水般的抢购之下,势必也会透支未来一两年的需求。我国存量房地产市场中,一线城市占比较高,笔者大致测算了一下:按照城镇人口7亿、人均34平米居住面积以及6500元每平米的价格推算,中国住房存量价值约为150万亿人民币;京沪深三地按6000万人、人均30平米以及4万每平米的单价推算,上述三个城市的住房存量价值高达70万亿,占全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价值的近一半。在一线城市楼市已经承载这么多财富量的情况下,需提防其在短时间内被过度炒高、透支未来需求的风险。(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