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05 作者: 关照宇
中国曾数次强调,这个展会不一般。那么不一般在哪里呢?我认为本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于世博会加博鳌论坛再加广交会。虹桥论坛就是要比肩博鳌论坛。从参加论坛的嘉宾来看,有马云、比尔盖茨、林毅夫等商界、学界大佬,而且这个论坛是对参展企业开放的。一带一路之下有五通,其中一通就是政策相通,这个论坛就是为政策相通服务的。这也意味着,整个进口博览会不仅仅是单纯的贸易往来,还有关于贸易背后的深层次交流。
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5日多维新闻。
虽然中国在多个场合“推销”过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但似乎在国内外,今次的进博会仍然呈现出“国内闹哄哄、国外静悄悄”的境况。为何作为中国2018四大主场外交之一的进博会并未引起外界的普遍重视?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有着怎样的长远布局?围绕这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关照宇。
记者:对于国内外对于这一次进口博览会的不同重视度和观感,你怎么看?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差?
关照宇:我认为进博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被了解被认真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没有引起国外媒体和民众足够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进博会从表面上来看不像一带一路那样是一个宏大的倡议,构想,很多人把他仅仅看作是一个国际贸易的平台,这样是有局限性的。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举办的时候,也有类似情况,当时的背景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货物禁运”,国内经贸环境并不好,也没有很多人重视。但是后来,渐渐有人发现,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换外汇,购买到很多市场上没有的商品,重要性越发凸显,后来就发展成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贸易展会。也就是说它的影响力是持续形成的。 此次博览会展示了中国在贸易战背景下继续开放的姿态。我在商务部外贸中心工作过三年,以我的经验来看,这次进口博览会在经贸、社会、政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办展质量很高,很多参展企业都是行业领军,甚至有很多商品还会在进博会上首发。这只是第一次举办,今后的规模肯定还会扩大,影响力肯定会更为深远。
记者:具体来说,今次的进博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呢?
关照宇: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可能会有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宣示。在2000年第一个十年的时候,中欧的贸易摩擦很激烈,外界有指责中国只强调出口,追求贸易顺差,而在2007年的广交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宣布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博览会,增加了进口的概念,表明了中国开放的态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转向,所以这一届的进口博览会也值得关注其政策宣示。 另外,商务部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这一点对于相关商品出口国家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以中东国家为例,土耳其2017年商品出口额不到2,000亿美元,从中国10万亿进口配额的市场潜力来看,只要中国多进口一点该国商品,对他们经济的贡献都将是巨大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国家政要都出席本届进口博览会的原因。那么,中国如何安排进口配额,进口哪个国家的商品,已经不仅仅是经贸问题了,所以本届进博会也要重点关注如何推进这种国家间合作。
记者: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对进博会进行了“推销”,可见除了经贸意义,今次的进博会也有着政治意图和很强的符号意义。
关照宇:有一个误解是,中国举办进口博览会是为了对抗美国的贸易施压。其实,早在去年贸易战还没开始的时候,中国就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宣布要举办进口博览会,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放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来看,其最大的符号意义就在于,这表明中国仍然在敞开大门搞建设。从政治意义上来看,中国可以以此为契机,重新思考全球进口市场的布局。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次进口博览会的如期举办表明中国在照着自己既定的步伐扩大开放,从中国自身的决策逻辑来看,也就是中国领导人在博鳌论坛上讲的,我们愿意与继续开放的国家保持合作,不会因为外部的压力而轻易调整路线。 改革开放前四十年,中国纯粹的进入国际市场,那时候中国只能大规模购买国际上的商品,别人提供什么就买什么。虽然美国有先进的高端制造商品,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有。所以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反思接下来该买什么、从哪里买、之前是不是买错了。因为现在中国有能力参与规则的制定,那么就要站在国家利益上重新思考,如何避免买错。
记者:之前“买错了”吗?
关照宇:第一,前些年进口没有充分考虑自主性的问题,有些方面太过依赖美国,这在贸易冲突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中国对美国有些商品依赖太大了,导致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 第二,关于“买错”的问题,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洋垃圾,所以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决策层面杜绝类似的问题。 第三,以前进口市场不够多元,进口数据显示,前四十年我们主要的进口都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从这三个国家进口的东西其他国家就没有。这反映了市场调整的速度没有跟上现实世界的变化速度,而这次进口博览会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中国可以选择让进口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化。
记者:除了发达国家的一流企业参展之外,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参展,似乎也体现了中国一直以来倡导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关照宇:确实如此。这说明中国的市场需求很立体,这些国家的产品还比较初级,虽然中国企业近些年来有对他们进行投资,但是产品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的产品还比较低端,但是在中国可以找到市场,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进博会是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提出的,属于一带一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扩大与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一带一路是一脉相承的。
记者:除了国家展和商贸展之外,这一次进博会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虹桥经贸论坛,这一次也有很多重量级的嘉宾到场。
关照宇:中国曾数次强调,这个展会不一般。那么不一般在哪里呢?我认为本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于世博会加博鳌论坛再加广交会。虹桥论坛就是要比肩博鳌论坛。从参加论坛的嘉宾来看,有马云、比尔盖茨、林毅夫等商界、学界大佬,而且这个论坛是对参展企业开放的。一带一路之下有五通,其中一通就是政策相通,这个论坛就是为政策相通服务的。这也意味着,整个进口博览会不仅仅是单纯的贸易往来,还有关于贸易背后的深层次交流。(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