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做客央视:中国新时代 夺取反腐斗争压倒性胜利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刘志勤做客央视:中国新时代 夺取反腐斗争压倒性胜利

发布时间:2018-03-16 作者: 刘志勤 

这些年来,中国在反腐斗争当中取得了压制性的胜利。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反腐斗争的深度和广度的进行,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我们不仅在理论上、路线上,同时,在社会和组织上都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这一成果突出可以表现在几个大方面。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央视四套(CCTV-4)《中国新闻》栏目专门开辟"中国新时代"特别报道,3月9日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与主持人就“两高”报告总结的“反腐”成绩单,“反腐”斗争的阶段性胜利和未来走向等话题展开了精彩问答。


点击查看视频


  主持人:刘教授您好,反腐向来是每年两会的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反腐斗争硕果累累,包括""打铁必须自身硬","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等等这一系列的高压举措,可谓是让腐败无所遁形。首先,希望刘教授给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这些年我们在反腐斗争过程当中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刘志勤:这些年来,中国在反腐斗争当中取得了压制性的胜利。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反腐斗争的深度和广度的进行,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我们不仅在理论上、路线上,同时,在社会和组织上都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这一成果突出可以表现在几个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我发现在十九大期间,有些很重要的话写入党章,就是"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写入党章。这是在党章历史上没有过的,把"从严治党"和"反腐斗争"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写入党章,成为保障中国共产党未来执政和中国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理论保证,同时在组织上我们也设计了相关的结构,相关的法律。而且,反腐所取得的压制性胜利在社会效果上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党风、民风、政风得到了彻底的改善,老百姓拍手称快。"红通"通缉人员过半数被缉拿归案,成功地阻止了这些腐败的蔓延。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就是"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体制和制度已经建立,所以在这个压制性的胜利上,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以来的成果是有目共睹,老百姓拍手称快。

  主持人:的确,反腐不仅是惩治了贪腐分子,约束了干部的行为,还包括包括弘扬社会正气,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和大力的支持,这也是我们的反腐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众性基础。

  刘志勤:一个重大标志。

  主持人:那么关于反腐的话题,我们的新媒体平台也有一些讨论,马上请进我们的新媒体播报员张舒扬来介绍一下。

  张舒扬:在今年两会期间,我们中文国际频道联合了央视网、新华社、国资小新、商务微新闻、外交小灵通等十余家官微共同发起了创新中国微论坛。今天的话题是"反腐",近年来连续出现在各大榜单榜首的这样一个两会议题在新媒体中是如何展现的呢,我们首先来看热词榜单。在这次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受关注的热词有"反腐""信心""协作""试点",我们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解读,首先来看反腐。2017年的反腐事件特别多,哪一件最受大家关注呢?就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是最受网民关注的。同时,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基层反腐也成为各地网民比较关注的这样一个话题。

  我们再来看下一个热词"信心"。现在有九成的城乡居民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非常有信心的。这个数字来源于哪儿呢?来源于今年1月22日发布的2017年《反腐倡廉蓝皮书》中。这个蓝皮书对十八大以来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梳理,而且分析了社会认同和期待。

  我们再来看下一个关键词:协作。目前,谈到中国的反腐格局是这样的:对内是"打虎拍蝇不松动",对外是"天网猎狐不停歇"。今年在1月22日,在智利举行的"中拉论坛"第二阶段部长级会议中通过了一份共同行动计划,中国与拉美国家扩大反腐、反走私、反洗钱领域的合作。这项计划的发布也再一次彰显了中国反腐追逃的决心。

  再来看下一个关键词:试点。"试点"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从去年开始先是从北京、山西、浙江这三个省市开始,然后全国开始推行。那么,作为党统一领导的反腐工作机构,监察委将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形成有效的反腐机制。

  我们再来看还有哪些热词?像"深入""决心""体制""成效""落马归案""权利""公职人员""基层"。这些都是在"反腐"这个大话题中比较受关注的热词,也可以看出反腐真的是件件都是大事,而且件件都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那么就这个榜单,就这个反腐的话题,我们再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主持人:从这个热词的关注度如此之高可以看出,我们的网民对于对于反腐非常地关注,同时也对我们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年的两会,国家的监察法将会出台,包括反腐机构,国家监察委员会也将正式成立。那么,刘教授,我们设立这样一个监察委员会,包括出台监察法,它的意义在哪里,对于我们的反腐工作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刘志勤: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个成果是要依法治国和依法理国。在这个理论问题上,中国已经达成了共识。而成立监察委员会和颁布有关的监察法就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因为从法制和从理论和组织基础上加以管理反腐斗争,会使反腐斗争能够严格按照依法治国的道路前进。我们也知道,在反腐斗争当中由于形势变化,还会有很多复杂的形势出现,那么在依照一定的监管法和监管委员会的出现和诞生,可以加强国家监管,党内监管,司法监管和群众监管的这个"天网"。由这个"天网"成立以后,可以对所有的公职人员和可以行使公职权的人员,对他的日常行为和日常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可以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恢恢天网",到处都存在。像这种情况下,对于净化中国的政风和党风,对于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特别是监管法的出现,可以从根本上进一步改善有关法律,同时在司法层面上能够更完善我们的司法管理,因为中央提出来党要统一指挥,要高效,有效地监管。这种监管必须能够持之以恒,才能使得我们的反腐斗争持续前进。

  主持人:的确出台监察法包括设立监察委,一方面是从法律的层面让我们的反腐有法可依,另外也在组织的层面加强我们的反腐能够长效有序,包括老是一种高压的态势让腐败是无处藏身。

  刘志勤:零容忍。

  主持人:对,零容忍,无禁区。其实相关的话题,我们的创新中国微论坛,也有一些观点,我们再次请出新闻播报员张舒扬,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舒扬:我们继续新媒体连连看。在今年两会前夕,中纪委的网站发布了一系列的漫画,痛批了在反腐监察工作中的一些所谓的"佛系"领导的不良作风,引来一片叫好声。中纪委的网站都这么给力,那我们再来看看在反腐工作中的其他的各大官微对此都有什么观点。首先来看最高人民检察院:重拳"打虎"势态不减,紧盯"蝇贪""蚁贪"这些小官聚贪,织密追逃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依法反腐,用法反腐,以一个接一个的工作成效来回应群众的期待,同时诠释自身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斗争中牢记使命,敢于作为的责任担当。

  我们再来看新华社关注的。新华社同时也关注到了在《反腐倡廉蓝皮书》中显示,近90%的城乡居民对目前的反腐败斗争是很有信心的,而且说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的态势是来之不易的,唯有坚持不懈"打虎""拍蝇""猎狐",不断用行动彰显反腐的决心,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加有信心。

  再来看公安部。公安部关注的是"猎狐行动",追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海外维和,国际警务联络,从万里海外到祖国边陲,从海外追逃到多国联合办案,中国警察的足迹已经遍布了世界各地,而且在国际执法合作中赢得了多方的赞誉。

  多次成为两会最受关注的议题,这足以说明反腐就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事。我们也期待着在重拳利剑之下,腐败分子终将无处可逃。这就是今天新媒体连连看的全部内容,我们继续来听听专家的观点。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中,是明确指出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是严峻复杂,那么巩固压倒性的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要坚如磐石,那么刘教授,接下来我们反腐败的工作又将如何进一步地推进?

  刘志勤:我也注意到了这个词,就是我们夺取最后胜利的决心是"坚如磐石","毫不动摇"。我还记得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贵州代表团的讨论。在贵州代表团讨论中,他特别提出来,他说我们现在绝对不能因为打了一个胜仗就见好就收,我们绝对不能松气,不能泄气,不能松劲,所以他就向全党提出了一个警示:我们目前的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谨,还有很多挑战在前面等待我们去解决。所以我们应该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这样一种不停的战斗精神,把这个反腐斗争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只有依靠党,依靠组织和依靠群众才能够把反腐斗争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目前我们是取得了压制性的胜利,但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进入了新的时代以后,新的挑战和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问题将会继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出新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零容忍,无禁区","高压态势,绝不手软"。在这种情况下,不松气,不松手,高压进行强有力的反腐,这样我们的反腐斗争的成果才能得以巩固,这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至关重要的。

  主持人:是,尽管我们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且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正如我们嘉宾谈到的,腐败现象是不会彻底地消失的,还会以新的方式和形式出现,所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其实我们一直在路上。感谢刘教授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观点。(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全球治理公众号:globalgovernance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