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智库学者谈G20峰会:G20或因中国重获动力 走向高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智库学者谈G20峰会:G20或因中国重获动力 走向高潮

发布时间:2014-11-15 作者:  

若将G20峰会与刚刚结束的APEC峰会做比较,会发现APEC以亚太综合增长为主题,具体包括了推动经济增长以及结构改革等方面。而G20峰会还提出了风险防控。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初始背景召开的G20峰会,实际上是在国际金融治理,如金融风险防范、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方法。G20与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具有一样的效力,是中国在冷战之后与国际机制互动的重要内容、重要表现,进一步证明中国由国际机制的‘反对者’逐步演变为‘参与者’,甚至‘主导者’、‘制定者’的变化。”

       本文刊于2014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网。

 

       为期一周的2014APEC峰会刚刚在北京落下帷幕,汇集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首脑的G20峰会又将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2014年的11月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外交季”。

 

  “由于中国目前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GDP增速,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因此无论是在APEC会议还是G20峰会,中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前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在“G20: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主题研讨会现场表示,“现在,中国在G20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国的表态。”

 

  “从APEC领导人峰会结束到G20峰会召开,国际上很多人都产生疑惑,说这两个会似有重叠,连续召开会有多大的促进?其实如果我们细分APEC和G20的本质和对国际经济产生的影响,这两者各有特点。”刘志勤表示。

 

  研讨会上,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副主任刘英表示,若将G20峰会与刚刚结束的APEC峰会做比较,会发现APEC以亚太综合增长为主题,具体包括了推动经济增长以及结构改革等方面。

 

  “除经济增长和结构改革外,G20峰会还提出了风险防控。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初始背景召开的G20峰会,实际上是在国际金融治理,如金融风险防范、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刘英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G20的活跃和扩大是20国集团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机制与新尝试。”中国经济出版社副总编辑乔卫兵在研讨会上表示,“我认为,G20与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具有一样的效力,是中国在冷战之后与国际机制互动的重要内容、重要表现,进一步证明中国由国际机制的‘反对者’逐步演变为‘参与者’,甚至‘主导者’、‘制定者’的变化。”

 

  “如同APEC会议在中国主办前处于历史转折点一样,G20也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事实上,G20成员国大多数特别重视G20,但目前G20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如美俄关系等。相信由于中国的介入及发挥作用,G20将有机会获得新动力,从低潮走向新高潮。”目前正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G20峰会官方分论坛“加强全球经济增长”的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庞中英,在研讨会现场播放的视频中表示。

 

   根据2011年G20公报,2015年后的G20主席国将由轮值地区选举产生,首先由亚洲小组开始,中国是热门选项。

 

  “今年中国主办了APEC峰会,如果2016年中国主办G20峰会,这种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具有一定政治约束力的‘全球顶层设计’论坛,将表明世界开始进入中国领导时代。”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在研讨会上表示。

 

  “着眼于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以及未来几年的全球发展趋势,我认为从我国智库角度考虑,需要在破解全球经济‘新常态’‘新平庸’,解决发达国家内部贫富悬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越来越大问题,尽快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这四个方面进行课题讨论和议题设置。”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副局长魏本华指出,尽管G20国家已经代表了全球80%的GDP,但是还有170多个国家代表了全球剩余20%的GDP,“在G20峰会中,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考虑这些国家的利益和诉求怎么体现,从而对整个国际社会做出贡献。”(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