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9 作者: 刘英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17日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称上台后将采取一系列经济举措,将给全球经济趋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方针意在加强政府引导、有效把控货币调节阀门,以此应对包括美国联储局加息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8日大公报。
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并强调要重点处置“僵尸企业”以此深化供给侧改革。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17日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称上台后将采取一系列经济举措,将给全球经济趋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方针意在加强政府引导、有效把控货币调节阀门,以此应对包括美国联储局加息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会议公报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对此,刘英表示,这意味着明年国家财政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之同时,还要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刘英表示,特朗普宣称上台后要将企业税从35%降到15%,这必将对全球投资造成一定的“虹吸”效应,因此中国明年要通过更加积极的政府引导来带动经济增长,具体而言,政府料将采取减轻税负等一系列举措。
处置“尸企”兼顾民生
针对公报中“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的提法,刘英认为,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供应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央这一表述意指应对外汇占款有可能下降。刘英进一步说,2017年中国要防止外汇占款减少带来的货币供给减少,因此需保证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刘英续称,2017年美国联储局将加息三次,全球美元回流或现“美元荒”。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国货币政策在原来维持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保证流动性之具体要求。为此,中国应把握好调节货币政策的阀门,保持其传导渠道畅通。
对于备受关注的供给侧改革,会议公报提出要处置“僵尸企业”。对此,刘英认为,“三去一降一补”主要是针对企业,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市场、法制手段来处置“僵尸企业”,同时做好民生兜底工作。只有把“僵尸企业”处置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有效。“僵尸企业有如黑洞,无穷吸纳但是毫无产出。”
合并重组加快处置
刘英说,“僵尸企业”不适应新需求,没有活力,但还在不停需求资金、人力、物力,耗费诸多经济血液,却没有提供有效供给。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将“僵尸企业”所束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放出来,通过创新、调整和改革来适应新需求,这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刘英续称,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通过去产能来处置“僵尸企业”,还要充分利用兼并重组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及新产业来重组提升这些传统产业,将其提升至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新经济中。(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