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1 作者: 张敬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简称NCP)疫情引发不安可以理解,但对华人和亚裔人士的种族歧视则值得警惕。病毒无国籍,防疫是全球责任,是基本常识也是普世伦理。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10日《大公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简称NCP)疫情引发不安可以理解,但对华人和亚裔人士的种族歧视则值得警惕。病毒无国籍,防疫是全球责任,是基本常识也是普世伦理。
糟糕的是,国际社会近期不断出现针对海外华人和亚裔人士的言论和行为暴力。显然,这不仅仅是疫情面前暴露的人性弱点,也掺杂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分歧。如果说一些国家的民众对海外华人和亚裔人士的排斥尚情有可原,毕竟人们对疫情的恐惧会激发不理智的情绪,从而产生趋利避害的不当言行。一些主流媒体和精英人士的歧视言论则让人难以接受。譬如丹麦媒体发表侮辱中国国旗的漫画,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是亚洲的真正病夫”,皆是公然的辱华行为和种族歧视。
儘管丹麦媒体的辱华漫画也违反丹麦法律,但无论是涉事媒体、作者个人还是丹麦政府,都以言论自由作为辩解,拒绝向中国道歉。此外,华尔街日报也沉默以对,称中国“亚洲病夫”的专栏作者也拒绝更改题目,更拒绝向中国道歉。
精英的歧视、媒体的偏见乃至政府的傲慢,其实折射了西方世界的惯性逻辑。一方面西方世界主导近代全球秩序五个多世纪,二战后世界格局更是为西方所设计。因此,西方世界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文明优越感、意识形态的自恋情结。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集体无意识的焦虑,对中国实力提升感到不安,同时希望中国出现混乱和麻烦,以便确保西方秩序的对华优势。疫情来临,西方社会一些人终於找到了释放不当情绪的机会。他们将疫情放大为中国的“人祸”──攻击中国政府、挖苦中国民众、对海外华人製造种族歧视。疫情是一面照妖镜,不仅照出了疫情面前的人类大爱,也映射出人性的弱点,更折射出某些西方政媒和精英人士的阴暗心理。
隔绝中国就是孤立自己
全球化时代,即使遭遇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主权国家突发的疫情也会向全球蔓延。这是地球村时代的必然,也符合疫情传播的特点。在此情势下,发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自然需要更严格防控措施以便阻止疫情更大範围的蔓延。因此,疫区的严防死守是负责任的。然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防範疫情方面需要实事求是,防控措施也要体现轻重缓急。如果过度紧张,製造恐慌,风声鹤唳,不仅不利於疫情防控,反而会导致全球性紊乱。
中国疫情防治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虽然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但并非针对中国而是为了那些防控能力较弱的国家。而且,WHO不建议全球对中国实施旅遊和贸易限制。然而,美国第一个提高对中国的旅遊警告,给全球提供了恶劣示範。无论旅遊还是贸易,如果隔绝中国,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货物贸易体,隔绝中国就是孤立自己,对中国的偏见和对华人及亚裔人士的歧视,更暴露出所谓自由平等的虚伪。
病毒有害,疫症无情,人类不分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在地球村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这个世界不存在自扫门前雪的所谓安全,只有孤立主义的自欺欺人;这个世界也不存在对某个种族和国家免疫的病毒,侮辱中国防疫努力和歧视华人的行为,是全人类的悲哀。因此,新冠肺炎病毒不可怕,人类互相歧视的病毒才最可怕。
在经历疫情最初的恐慌后,人们惊喜地看到,中国防控疫情取得了初步成功,除了湖北外,其他地区的新增和疑似病例在减少。国际社会也由最初的惊慌失措变得理性,不仅没有更多国家追随美国孤立和封堵中国,美国对华防疫立场也开始积极起来。尤其是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后,美国决定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援助,美国民间也向中国提供援助物资。中美两国在医藥(疫苗)上也有很好合作。中美两个大国携手防疫,不仅有助於提升全球防疫的信心,也有助於抑制全球恐慌并稳固全球市场预期。
更要者,中美合作也能更好地构筑全球性的防疫网络,尽快送走疫情瘟神,并消解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误读和对全球华人的歧视。(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