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05 作者: 王文
本次峰会就有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国五国领导人受邀出席。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金砖+”机制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开放合作的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利益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习主席否定了金砖“褪色”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次讲话也使得此次厦门峰会变成了一次里程碑意义上的会晤,从而让未来金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
受访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何亚非系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伟文系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林民旺系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 ,本文综合整理9月3日和4日“百万庄通讯社”微信公众号。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就在刚刚,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厦门盛大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快来一起看看,专家们都从讲话中挖出了哪些深层次的含义?
正面回应担忧、质疑,提升全世界对金砖国家信心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执行院长
习近平主席这番讲话是对金砖国家的一次非常精彩的阐释。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他认为金砖国家并非是想要动谁的奶酪,而是期待共同把世界蛋糕做大。
习主席回应了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于金砖国家的一种担忧、质疑,就是金砖国家一直以来具有革命性传统,会不会打乱、推翻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从某种意义上说,习主席的正面回应将大大提升世界对金砖国家的信任感,这将有助于金砖国家未来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也指出,金砖合作基础已经打下,整体架构轮廓初现这实际上是说以金砖国家为基础,探索“金砖+”机制的模式开始逐渐清晰。
本次峰会就有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国五国领导人受邀出席。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金砖+”机制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开放合作的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利益的实现。
更重要的是习主席否定了金砖“褪色”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次讲话也使得此次厦门峰会变成了一次里程碑意义上的会晤,从而让未来金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
全球治理从 “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何亚非 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总结了金砖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有力回应了“金砖失色、褪色”论,描绘了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发展前景,为“金砖+”合作模式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各方信心。
习近平主席指出:“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大战略家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也曾分别论断,“当今的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四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力量的中心从大西洋两岸转移到了远东”。
这些讲的是时代的变迁,世界在“美国世纪”终结后进入了“后美国时代”,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和全球治理体系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金砖国家机制的发展和“金砖+”合作模式的兴起是突出例子。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上升,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巨大,出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大趋同”,全球治理呼唤新思路、新模式,推动全球治理从 “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金砖+”开放、普惠的合作模式凸显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因而金砖“朋友圈”不断扩大,凝聚力持续增强,“成色”也将更足。这将有利于推动未来世界经济实现包容、联动式发展和创新全球治理,也有利于增强发展中国家声音,为促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为全球治理注入新思想、新机制,以实现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治理。
一开始,习近平主席从厦门讲起。
由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双方不同的关切重点,中印在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存在分歧是自然的。重要的是,应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恪守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国际法基本原则,从友好大局出发,反对零和思维、坚持共赢理念,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平稳发展。
为共治世界贡献金砖力量
胡必亮 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主旨演讲,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也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总结十年金砖合作经验基础上,五国团结起来,为解决世界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把世界治理得更加美好,贡献金砖国家的智慧与力量。
二战以来,我们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在以美欧为代表的主要西方国家的治理下得以维持秩序并得到发展的,在各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些方面的问题,譬如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网络安全等等。在世界目前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挑战的转型期,需要有新生力量的积极参与,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10年努力,金砖国家合作与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种种数据都充分说明金砖国家已具备了许多好的治国理政经验,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其中金砖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顺利进行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和金砖国家发展及其合作经验至少在三个方面对更好地治理世界是有积极意义的,应尽快被全球治理体系吸纳:
一是在一些基本理念方面可供全球治理改革或重建参考,二是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广泛的包容性合作,最终实现普惠发展,不断缩小社会不平等的程度,使所有人的都能从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得到好处和实惠;三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坚持务实合作,实现项目落地。
立足金砖经验 完善全球治理
叶青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演讲,立足金砖合作十年发展经验,为未来十年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金砖合作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厦门峰会不仅对于金砖合作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未来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也具有风向标意义。
一是经过十年的积累,金砖合作的地位不断提升,正成为引领新型全球化的主力军。金砖国家主动担当的使命感不断增强,积极作为的范围不断扩大,参与全球治理向纵深发展,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是金砖国家对于解决全球治理的贡献不断提升。如果说十年前,金砖合作给全球治理带来更多的是批判性的话,那么未来十年,世界正期待来自金砖更多的创造性。立足于金砖合作的经验,特别是以发展为核心的治理理念,金砖国家将以创新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做到胸怀天下、立己达人。
三是中国发展与金砖合作同步,中国对金砖合作充满信心。面对当前反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中国积极推动“金砖+”合作模式,努力扩大全球治理的共识基础。中国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务实合作取代地缘竞争,以共商共建共享反对丛林法则和冷战思维,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同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将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从历史的视角看待金砖国家合作
王磊 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中心主任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的演讲中说到,观察金砖合作发展,有两个维度十分重要。这两个维度提出了用综合的路径、从历史的视角、以战略的高度看待金砖国家合作的必然性和发展进程,是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金砖国家合作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挑战所展示的一种高度自信和大国定力。
金砖国家在打造第一个“金色十年”的过程中,遭遇了一些挑战与困难,这为国际上一些舆论炒作所谓“金砖崩溃论”、“金砖褪色论”等提供了一定的市场。
但是这些都没有动摇金砖国家发展和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基础。金砖国家的合作顺应了国际格局演变和世界范围内权力转移与扩散的历史趋势,这些困难都只是发展中的“浪花一朵”,不会根本扭转金砖国家继续发展和推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改革的方向。此外,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友谊是金砖合作未来取得更大进展的动力源泉。
金砖国家将通过增强互信,加强合作,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不仅迎来自身合作的“新的金色十年”,而且将通过自身发展与合作惠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为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人类文化的多样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砖精神的新阐释
方正辉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认真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在三个方面感受深刻。
一是大国担当。
习主席在演讲中对世界面临的问题、金砖国家面临的问题有着深刻洞见。直面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是真正的担当;把解决自身问题、金砖国家的问题和解决全球问题结合起来,立己达人,体现的是真正的大国担当。这同一些国家言必称己利形成鲜明对照。
习主席在演讲中,把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作为“金砖责任”,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国担当意识,一定会将金砖国家未来的发展带向一个新高度。
二是全球视野。
习主席在演讲中指出,观察金砖国家合作发展有两个重要维度,金砖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对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提出了四点希望。我们从这些重要论述中强烈感受到了习主席广阔的全球视野。
这种全球视野、天下胸怀,是习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不仅对于金砖国家合作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全球治理理念和行动也是深刻的启迪。
三是民生情怀。
习主席的演讲,体现出深厚的民生情怀。他内心不仅装着中国人民的福祉,也装着天下人的福祉。
在工商论坛这样的场合,习主席几次提到世界上苦难的人民,令人为之动容。我相信,世界上听到习主席演讲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习主席的演讲以“让我们的合作成果惠及五国人民,让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福祉惠及各国民众”结尾,念兹在兹,仍是人民的幸福。习主席深厚的民生情怀,是中国人民之福,也是世界人民之福。(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