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1 作者: 王文
但即便这样,波兰、土耳其同样是区域内最努力的中等强国,是美国已故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教授最看好的几个新兴强国,是最著名的战略预测公司Strafor公司总裁弗里德曼《2050年的世界》重点提及的几个区域大国,也是除了中国外、全球少数几个连续10年来年均保持5%以上GDP增长率的经济强劲国家。
4月21日中国网首页刊发王文访问波兰日记
4月21日环球网首页刊发王文访问波兰日记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4月21日观察者网。
2015年4月20日星期一北京时间19:34航班CA931北京-法兰克福48E座位
了解一国最好的方式是,去一次,之前做足历史与文化的功课。若实在太忙,就在航班路途上做,那样会有很多灵光式的感悟。这是长期以来我形成的工作习惯与屡试不爽的经验。关于波兰,读完一大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后,我的新“灵光”是,波兰恐怕是全球少有的悲情国度,如果说它不是悲催的话。
在二战时,波兰22%的人口丧生,死亡占国家人口比之惨痛堪称世界之最。这些人不只是死于西边的德国纳粹之手,还死于东边苏联人之手。尤其是1940年苏联在卡廷秘密处决了波兰战俘共21857人,其中包括1.5万名官兵、20名大学教授、300名医生、几百名飞行员、律师、作家、工程师、作家、记者,国家精英几乎毁于一旦。更痛心的是,2010年4月10日,卡廷惨案60周年,前往悼念的时任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包括总统夫妇、海陆空三军司令、总参谋长、央行行长、国家安全局局长等96人、国家最高政治决策者与政府高层几近全部遇难。这样的惨剧在世界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更悲情的还有,波兰三次被周边国家瓜分。1772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了波兰1/3人口和领土;1793年俄普第二次瓜分波兰,使其彻底成为仅剩下2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400万的小国;1795年,俄奥第三次瓜分波兰,使其最终亡国,在世界版图上消失了123年,直至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
17世纪中期,波兰全盛时期的领土囊括现在的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是一个从波罗的海直达黑海的泱泱大国,波兰人还一度当了俄国沙皇。17世纪末,波兰做过一件对欧洲来讲是功德无量的事,即它领导的“神圣同盟”在维也纳一役中打败了奥斯曼帝国,扼制了伊斯兰教在近代向欧洲的进一步传播,捍卫住了基督教世界的基本疆域。
我常以移情手法体会那些历史大国的当今心境。比如,去年底去土耳其,我看到1923年以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囊括欧洲南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强盛时期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但现在就只剩下过去面积的1/12。套比中国,相当于是中华民国北伐战争后失去的大量国土面积,只剩下华北五省的版图,那现在的中国人该是怎样的惆怅与哀怨啊?
拿波兰的悲情套比中国历史,或许可以有这样相当不恰当的、堪比“胡思乱想”式的假设:当年中国领导印度、韩国、日本抗击了欧美列强的殖民,结果还被印、韩、日给瓜分了100多年,上万国家精英被日本所杀,领土面积至今只剩下华北与东北,如果有这样的历史记忆,那么,现在中国人又会有怎样的捶足顿胸呢?
好在那些历史假设不曾存在过。当下中国人应当感恩我们的祖辈、祖祖辈们,让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经无数惊险,仍能留下了幅源辽阔的版图、充足的人口与不间断的文化基因,可谓“天佑中华”。
用近期爆火股市里的话说,失败不可怕,只要不是不可逆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历无数次失败,但没有一次失败是“不可逆的”,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性。但波兰、土耳其,至少在可预见的几十年、甚至百余年,恐怕已失去逆转至最辉煌历史的可能性了。
但即便这样,波兰、土耳其同样是区域内最努力的中等强国,是美国已故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教授最看好的几个新兴强国,是最著名的战略预测公司Strafor公司总裁弗里德曼《2050年的世界》重点提及的几个区域大国,也是除了中国外、全球少数几个连续10年来年均保持5%以上GDP增长率的经济强劲国家。
不同的是,我遇到过的波兰人、土耳其人没有那么多像中国般的历史悲情与荒谬虚构。甩掉历史悲情,决不是说要忘记历史,尤其是那些惨痛的历史教训,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遭遇过历史惨痛经历的国家很多,但像中国这样从磨难中复苏过来、还能蒸蒸日上的国家却相当少。从这个角度看,再向其他国家痛陈过去那些悲惨,肯定是得不了分,反而会引起对方反感。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国会推出许多纪念活动,窃以为,超越悲情,立足现在,构筑未来,应当成为纪念那场人类史上最惨烈战争的主调。
说到这些,又想起登机前的三个小时,英国驻中亚的三位大使来院里调研“一带一路”。我用三个“R”向他们解释:一是Rebalance(再平衡),即中国要扭转过去经济、人口及各类发展重心均放在中东部的失衡状况;二是Recovery(再增长),即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的各项措施,推进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环境可持续性;三是Renaissance(再腾飞),即多数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国家都是文明古国,“一带一路”将带来各个民族的复兴。但复兴不是军事与战略意义上的,而是文化与发展意义上的。
希望这三位老牌大国的大使能够听懂一位中国智库学者的诚挚解读,不要老以大国兴衰式的历史逻辑的揣测与评估中国。毕竟,许多伟大的国度都处在民族复兴的共振期,包括印度、伊朗、土耳其、俄罗斯、波兰……
怎样超越历史?新兴国家应当甩掉的是,不必老念念不忘当年被欺凌的那些惨状;老牌强国应当甩掉的是,不必老想着自己还能居高凌下、霸权威风。大家都超越历史,都相互尊重,也便都是大国了。这有些理想主义,也很难,但却是共同努力的第一步吧。(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