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要防范“假公园真地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要防范“假公园真地产”

发布时间:2018-04-18 作者: 张敬伟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发展、重复模仿、同质化竞争,防范地方债务、社会、金融等风险;要严控房地产倾向,对拟新增立项的主题公园项目要科学论证评估,严格把关审查,防范“假公园真地产”项目。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17日《深圳特区报》。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发展、重复模仿、同质化竞争,防范地方债务、社会、金融等风险;要严控房地产倾向,对拟新增立项的主题公园项目要科学论证评估,严格把关审查,防范“假公园真地产”项目。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 主持人:王 玥

 

■ 嘉 宾:肖 俊(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敬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

 

同质化恶性竞争不可避免,一哄而上的主题公园再现上世纪末各地大建微缩景观的尴尬

 

主持人:《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当前我国主题公园建设中出现了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匡贤明:过去“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的模式,已经逐步被休闲旅游、个性旅游等取代。在个性化旅游中,主题公园以其特点,已经超过山水景区,成为中国居民最普遍接受的休闲娱乐新选择。在这个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主题公园建设,解决主题公园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可以推进这个领域健康持续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比如,针对主题公园利用主题公园用地开发房地产的行为倾向,《意见》做了明确限制,划了底线。对可能出现的地方债务风险,提出了警示;再比如,在环境保护上,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推进旅游发展和生态和谐共处。

 

张敬伟:大乱必须纠正,纠正才能大治。所谓大乱,近年来主题公园呈现野蛮生长之势。数据显示,中国的主题公园数量目前达到了2500多家,主题公园亏损、持平和盈利的比例是7:2:1,沉淀其中的资金高达1500亿元。同质化恶性竞争不可避免,一哄而上的主题公园再现上世纪末各地大建微缩景观的尴尬。

 

主题公园存在四个问题,若不解决必成沉疴。一是无序建设和野蛮生长导致产业过剩;带来全行业恶性竞争;二是带来地方债务高企,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容易形成房地产化,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推升房地产泡沫;四是主题公园的一哄而上,并非仅有资本主推的结果,也有权力主导的原因。

肖俊:为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一些地方纷纷打造不同题材的主题公园。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地方的主题题材过于庸俗,甚至有意无意地为某些地产项目“傍身”,助推其价格上涨。

 

最主要的问题是项目立项到财政拨款都缺乏充分的论证与预算管理。有的地方在立项时缺乏基本的征求意见环节和居民参与环节,使得项目选址、主题创意与居民意愿不符。有的地方主题创意过于庸俗,有的规划不周全缺乏必要的设施。在某些地方,还存在超出实际需要、铺张浪费的情况。

 

主题公园要理性发展,必须进行彻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进行一次集中整治的“大扫除”,让“荒园”、“僵尸园”和“半拉子工程”退市

 

主持人:促进我国主题公园理性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肖俊:公园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关键看需求与实用性。理性促进公园发展,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值得重视:第一,空间布局合理性;第二,适度的财政预算;第三,与居民需求相匹配;第四,公众参与项目策划。

 

匡贤明:新时代适应全社会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主题公园需要加快转变其发展模式,这是关键所在。过去一些主题公园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利用主题公园的旗号得到一片地,除了主题公园开发外,更多的是开发房地产,通过房地产销售盈利。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主题公园的定位,使“主菜变配菜”。尤其是在我国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趋势下,主题公园的这种模式很难走下去。这就需要主题公园回归初心,把提供主题性、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通过服务盈利。这是有可行性的。国人愿意为个性化旅游付费的意识在增强,更多人愿意为有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付费;这就使过去服务难以盈利的局面得到扭转。

 

张敬伟:中国的主题公园,不应是粗制滥造和崇洋媚外的山寨品,应该富含中国文化内核的新兴业态。其次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通过IT加AI的互联网+技术,提升主题公园文旅、科创和市场功能的叠加。其三必须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即主题公园具有文化产品的属性,又具有产业发展的市场功能,更带有娱乐、宣教和提升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功能,但决然不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和粗暴的政绩工程。

 

主题公园要理性发展,必须进行彻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进行一次集中整治的“大扫除”,让“荒园”、“僵尸园”和“半拉子工程”退市,通过政策主导下的主动驱除“劣币”,让“良币”在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健康发展。

 

主题公园不是靠政策设计和扶持就能站稳市场的,必须要通过市场力量的博弈和消费终端的检验

 

主持人:《意见》出台后当前和今后我国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哪些积极引导的作用?

 

张敬伟:《意见》来得及时,即通过合理规划、严格规范、提升质量等方式,给主题公园建设定规矩、正方向,确保主题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我国主题公园,将迎来一个健康发展期,一方面,存量且非市场“良品”的主题公园,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消化的方式,逐渐退市,这是“破”。另一方面,符合《意见》要求的主题公园会“立”起来。更重要的是,主题公园不是靠政策设计和扶持就能站稳市场的,必须要通过市场力量的博弈和消费终端的检验。

 

肖俊:《意见》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地方公园合理规划、规范地方公园建设中的低俗、浪费、为地产项目背书等等行为,使公园回归“公共”的主旨。

 

过去,许多地方在土地政策上过于注重商业地产开发,极大地忽视了公共性的主题公园、公共绿地、绿道以及湖泊河道等公共物品的开发与供给。希望《意见》出台之后,公园的建设会更理性、更符合公众需求。城市的“绿肺”越多,居民的休息休闲质量越高。居民身体越健康,城市就越有活力。

 

匡贤明:主题公园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政策支持和体制保障。这是《意见》出台的重要作用。这次《意见》的引导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主题公园合理界定了范围,突出了占地、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标准,尤其提出了严控房地产倾向、严防地方债务风险,有助于明确主题公园的基本定位;另一方面,对用地、生态、核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应当说有助于推进主题公园的转型发展。(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