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08 作者: 贾晋京
事实上,当前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程度已经很高,在IMF规定的资本账户7大项、40小项中,目前中国已有35个小项全部或部分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只有5个小项仍然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主要涉及个人跨境投资,以及非居民在本国市场发行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等,预计未来将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逐步稳健放开。
本文刊于10月7日欧洲时报。
IMF总裁拉加德9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宣布,IMF将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启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图为拉加德(左四)与IMF副总裁张涛(左三)、中国驻IMF执行董事金中夏(右三)等为人民币“入篮”点赞。(图片来源:中新社)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夏宾报道】经历整整十个年头的苦苦“追求”,又再熬过十个月的耐心等待,人民币与SDR在去年末定下的“亲事”,终于牵手迈入“婚姻殿堂”。10月1日,人民币以10.92%的份额,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做客本期“欧时经济茶座”的专家认为,人民币“入篮”所释放红利不可低估,但应冷静思考如何将SDR效应充分利用,其关键在于找准自身定位,践行改革步伐不停歇,坚定金融市场逐步稳健地对外开放,以市场化姿态接轨国际,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名副其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
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
人民币距真正储备货币尚远?专家:还需市场肯定
就在人民币与SDR“完婚”之日前后,全球各界人士纷纷道贺,“点赞”无数。
华盛顿当地时间9月30日,IMF掌门人拉加德在该机构新闻发布会上称,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是对中国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以及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认可。
在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奎尔奇看来,人民币在现有的贸易中已不可或缺,而这种重要性在加入SDR后会得到提升,这不仅给中国和全球贸易带来好处,同时也有益于其他国家。
“这(人民币)是我们喜欢持有的资产,国际清算银行最近几周在中国市场再次进行更多的投资。”国际清算银行亚太代表处首席代表埃里瑞·蒙罗纳则直言,人民币能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世界上又一种“硬通货”,靠的是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与世界更紧密的对接。数据亦为人民币“入篮”做了强大背书。
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2015年全球货物贸易数据及2016年形势展望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贸易额已经连续5个季度负增长。
与此同时,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2.28万亿美元,出口占全球份额大幅跃升至13.8%,超过1969年以来发达国家达到的最高出口份额。
9月27日,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最新数据表明,2016年8月,人民币继续超越加元,连续两个月位居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国际支付份额达1.86%。
就在一片喜庆欢腾气氛笼罩着人民币加入SDR之时,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泼了一盆冷水,敲了一响警钟。当地时间9月29日,杰克·卢在墨西哥城与学生谈话时表示,人民币从被纳入SDR,到真正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间仍有漫长的距离需要跨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表示了相似观点,“人民币加入SDR与真正获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其实不能划等号。”
他认为,人民币加入SDR相当于IMF的成员国给予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一个肯定,但官方肯定只是一方面,对于人民币真正达到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还需市场肯定才管用。
对于人民币“入篮”,更有言论认为此举将对美元发起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之争。
在上述相同场合,杰克·卢被学生问及人民币纳入SDR对美国的冲击,他指出,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这是美国经济实力的一种体现,暗示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能应付人民币纳入SDR带来的冲击。人民币真的要挑战美元了吗?在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看来,“不太现实”。
首先,货币使用有习惯性,一时改变起来并非易事,其次,要看货币使用的规模效应,“整个现在的国际贸易、投资、外汇交易、结算系统等规则基本都是按照美元来设计的,由美国政府来主导,所以说人民币现在要挑战现有的国际货币格局,还是不现实的。”
李建军进一步指出,从日元、英镑、美元来看,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时间周期大约需要30-50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认为,SDR本身是美国主导设立的,人民币加入SDR体现的是中美在国际金融改革进程中的合作。全球储备货币是各国央行积累的外汇,这个是历史交易的沉淀,不存在“争”的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新挑战下一步怎么做?
人民币加入SDR是IMF颁给中国的一张“奖状”,也是一张“军令状”,是对中国前期金融改革的肯定,亦对今后表现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依旧任重道远。
人民币加入SDR不是一劳永逸,IMF每五年会对SDR货币篮子进行一次例行复审。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的姚余栋提醒说,未来四年左右,也就是2020年,将要迎来IMF的第二次考核。“考察你的国际实力到底怎么样,有内容和标准。”
过去,从完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到利率市场化,从实施“沪港通”到推进“深港通”,以及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直接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及外汇市场开展交易,中国政府为了配合人民币市场化,走向国际,已推动了一系列金融改革。
现今,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新的挑战。
IMF对SDR篮子货币有一大标准,即“自由使用货币”。如何让人民币满足“自由使用货币”的条件,在业界看来,实现“自由可兑换”是“自由使用”的重要前提条件。
贾晋京指出,事实上,当前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程度已经很高,在IMF规定的资本账户7大项、40小项中,目前中国已有35个小项全部或部分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只有5个小项仍然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主要涉及个人跨境投资,以及非居民在本国市场发行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等,预计未来将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逐步稳健放开。
李建军则认为,“可自由兑换”的责任是根据主要国际货币的作用来界定的,即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金融市场的交易计价货币,各国官方政府认可的储备货币。由此,人民币应在贸易中给予投资者更多的可获得性,在金融市场中可自由跨境交易,保证各国外汇储备的买卖权利。
此外,张斌指出,下一步人民币要从走向浮动汇率做起,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改进并减少外汇管制,在技术层面上缩小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拓宽海外投资人民币计价资产的类别。
“在债券市场上,中国其实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李建军指出,中国债券市场国际投资者比例很低,相比于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差距较大,人民币加入SDR将激发世界各国投资中国债券的兴趣,此时中国应逐步减少投资债券市场的限制,与国际接轨。贾晋京则将建立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清算系统看作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中之重。就在9月,随着美国和俄罗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落地”,中国央行全球授权人民币清算行已增至22家。
“入篮”左右人民币汇率?还得看美国加息与否
“人民币的升值或者贬值与加入SDR并没有直接关系。”张斌给出了答案。
他进一步解释,首先IMF对于人民币加入SDR的两个要求是“国际贸易中进出口比例份额”和“可自由使用”,均未涉及汇率,其次现行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为“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SDR亦无法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未有,间接影响存在。业界普遍认为,“入篮”后引起全球对人民币需求的提升,人民币被接受程度不断加深,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国家、机构、个人愿意持有、投资、交易人民币成为未来稳定汇率的关键。
IMF历史上总共4次分配SDR给各成员国作为储备资产,总额达到了2040亿SDR,根据各篮子货币的比重,约合2800亿美元。
若以此数据为准,参考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占比10.92%,进行粗略估算,不少持有SDR份额的国家央行需要将约300亿美元资金兑换为人民币。
“实际数字可能更高。”纽约梅隆银行全球外汇策略主管西蒙·德里克认为,人民币加入SDR篮子,包括各国央行与全球大型资产管理机构都会配置一定额度人民币,未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很可能达到约5%,这意味着人民币将超过加拿大元、澳元,与英镑接近。业界普遍认为,各国政府提高人民币配置额度的举动,将带动大量资金直接流入中国。渣打银行预计,随着人民币纳入SDR,未来五年全球金融机构可能会配置4至7万亿元人民币资金,并进入中国获取投资回报。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并且很快将会被大量地用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当中。人民币“入篮”后,预计五年内会有万亿美元流入中国。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指出,人民币加入SDR将提高各国央行或货币当局在外汇储备中增持人民币需求,增加国际金融机构投资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需求,长期来看或间接推高人民币,“因为这是潜在需求,转换为实际需求需要一定时间,而且不会一下子都释放出来。”此外,从去年12月1日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到10月1日正式生效,各国央行有10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因此相关资金流动有可能已在前期有所分摊。
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日渐明确,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人民币贬值预期难以彻底改变。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化几何?IMF针对中国发出的最新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前人民汇率实现有效浮动为关键目标,并采取宽幅波动的区间管理框架。张斌亦认为,人民币实现浮动汇率形成机制是其迈向国际化货币的重要一步。(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