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30日“央视财经评论”微信公众号。
目前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成了多数老人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为了生活便利,很多老人选择居住在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老旧小区。但这类房子多为6-7层老楼,建造时没装电梯,给老年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给老楼加装电梯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然而一直以来,虽然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老旧小区“加梯”改造,但是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老楼房加装电梯难点在哪儿?稳步推进如何能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便利?听听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怎么说。
老楼房装电梯利益协调是难题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
老楼房装电梯这件事能办成,需要这栋楼这个单元里面住的人正好都有这种需求,而且邻里的关系处得不错,包括出钱的分配能够协调好,才能办成。如果不是这样,你就要协调,从一楼到六楼或者还有更高的七层八层,这种利益的协调是一个特别难的事情。
比如一楼、二楼的,尤其一楼,他不但享受不到这个电梯的好处,还会承担一些坏处。比如说挡光,一楼本身可能采光就不好,如果再有一个新凸出来的东西,那可能又挡光了,而且可能白天也需要拉窗帘,所以如果邻里关系不好,或者是没有一个补偿机制,他很难同意去建。
老楼房装电梯可以引入市场化模式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
除了政府有一些补贴、让大家一起来集资,或者还有其它的一些办法,比如说一些商业的办法。北京也有一些小区有过尝试,比如说,有公司能够通过先期的投资,让大家按月来付,对用户来说,花的是一个使用费,这个产权归这个公司的,公司集中采购,包括里面广告的引入,这种收益,运营,然后大家每个月交几百块钱,的使用费,这可能也是一种方式。就是要把市场化的模式引进来,作为一个补充,因为不是每一个楼里面的人都能够拿出来这么多钱,应该用更丰富的办法,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承担一部分。
给老房子焕发第二次青春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
城市更新,是一个专门的概念,这个概念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国际上很流行,国际上很多大城市纽约、伦敦、巴黎都出现过一个城市更新的运动。也就是说老房子它的命运不是被拆迁,实际上它可以通过改造,有第二次青春焕发,所以加电梯就相当于对它的再一次化妆和改造,如果统筹在一起的话,可能对于小区的整个的环境会有一个大的变化。(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