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英财长:中国银行将能在英设分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英财长:中国银行将能在英设分行

发布时间:2013-11-01 作者:  

  

  近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给中国金融业送上一份“大礼”:中英双方在多项金融合作领域达成共识,包括人民币和英镑直接互换,中国向英国提供800亿元人民币的RQFII初始配额,英国审慎监管局将允许中国各大银行在伦敦设立分行,经营批发业务。

 

  根据英国方面的解释,放宽准入限制之后,中国各大银行将能够直接在英国设立分行,与英国各金融机构及企业进行直接往来。这一措施的生效,将大大提高中英之间的投资与贸易便利度。

 

  对此,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Mark Boleat)表示“强烈欢迎”。他说:“我们对英国政府为保持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而做出的努力表示欢迎,这些举措将帮助伦敦成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伦敦开展业务,这符合中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英中两国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今年6月,英国央行已与中国签订人民币2 0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比欧洲央行3 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要早了4个多月。

 

  伦敦前副市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思义是这一历史的重要见证人。对于中英双方达成的协议,他认为,所谓的英国投资者用人民币直接投资中国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他分析,“这取决于,英国公司或投资者是否愿意,在中国的规定、条款下进行投资,而这里面的不确定性很大。”

 

  本次英国财长访华给出的大礼,真正的重头戏是中国银行业被允许开设“批发业务分行”。罗思义分析,“这将使中国各大银行轻松地使用本银行的资源,并且批发业务的金额更大,这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英国政府的重大政策转变。”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银行业在海外的发展非常艰难。而就在去年,中国在伦敦的四大银行——工农中建——联合向英国财政部递交了“措辞严厉”的抗议信,表示将把欧洲业务中心搬离伦敦,改投卢森堡。

 

  当然,中国或许不会享受“专宠”。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朱宁分析,英国对中国的优惠政策将不仅局限于中国银行业,英国应该会对全球各国都开放,因为英国的重点不是中国的银行,而是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