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外国记者代表团到访人大重阳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外国记者代表团到访人大重阳

发布时间:2017-05-22 作者: 人大重阳 

5月19日下午,由东西方中心前任总裁、杰出高级研究员查尔斯?莫里森博士带队的19人组成的外国记者代表团,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双方就新形势下的亚太地区贸易、安全和伙伴关系方面的利害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人大重阳网讯:5月19日下午,由东西方中心前任总裁、杰出高级研究员查尔斯·莫里森博士带队的19人组成的外国记者代表团,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双方就新形势下的亚太地区贸易、安全和伙伴关系方面的利害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外国记者代表团拜访人大重阳


  交流会伊始,王文教授和陈晓晨研究员分别介绍了人大重阳的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及重点成果,并重点介绍了人大重阳参与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一些情况。


  随后,查尔斯·莫里森博士,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监督主编斯泰西·塞缪尔女士,美国西雅图时报记者亨利(哈尔)·波恩顿先生,菲律宾亚洲频道新闻记者瓦瓦亚·洛维女士,美国广播电视新闻网俄亥俄州分台主播薇薇安娜·荷塔多博士,老挝万象时报总干事通洛·杜萨瓦先生分别就“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具有吸引力;与中国的其他青年学者相比,人大重阳的青年学者能够为“一带一路”带来哪些不一样的贡献;中国对于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美国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与中国如何理解首脑未参加“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的国家;人大重阳的研究成果是如何转化为政策结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与“四个现代化”的异同之处等问题提问,并与人大重阳几位学者展开交流。

 

查尔斯·莫里森博士与王文教授


  王文指出,当前全球转型具有三大特征,即全球重心的亚太化、国际互动的网络化、价值观念的分裂化。中国适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了中国努力承担大国责任的决心。中国与美国相比面临更大的发展困境,中国邻国多,需要平衡东西方冲突,而这也正是智库大有可为之处。“一带一路”是包容性的,中国会耐心等待并欢迎更多的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陈晓晨表示,“一带一路”的第一步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希望为欠发达国家带去技术,扶持当地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分享经验,实现共同发展。在谈到中国对于未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家的态度时,陈晨晨以印度为例,表明中国完全尊重他们的选择,印度也有意向参与两国合作。程诚指出,“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在过去两年有所下降,这一事实需要放在全球大背景下来看,因为美元升值等原因,国际投资和贸易水平一直在下降,因此“一带一路”有关投资也符合这一大趋势。


  参与本次交流的外国记者代表团成员还包括:东西方中心杰斐迅奖学金协调员安·哈特曼女士,东西方中心杰斐迅奖学金项目专员黄小汀女士,中国记协境外记者活动中心副处长陈鑫女士,翻译魏震钢先生,凤凰卫视助理总编辑、高级记者、时事观察员蒋晓锋先生,美国旧金山纪事报科技记者温迪·李女士,香港南华早报副主编德巴希·乔胡瑞先生,日本广播公司(NHK)国际新闻部记者及川利文先生,资深作家/记者,马来西亚混合新闻有限公司阿齐姆·伊德里斯先生,新西兰广播电台执行制片人菲利帕·托利女士,新加坡海峡时报副主编伯耶什瑞·格瑞克女士,越南经济和城市报记者段兰香女士和巴布新几内亚日报高级记者昆缇娜·乃么女士。


  人大重阳执行院长、教授王文,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相均泳,宏观经济研究部副主任陈晨晨,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程诚,以及人大重阳信息中心执行总编崔悦参与了上述交流。(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