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6 作者: 刘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此次会议对经济形势“变”的判断十分準确。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保护主义泛起等,都引起国际经贸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明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并走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阶段,因此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整体经济形势都非常不同。
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22日《大公报》。
21日,为2019年中国经济把舵定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总览会议公告,强调稳中之“变”,突出危中之“机”,其中败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与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更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确立了鲜明的基调。21日,多位经济学者对大公报表示,从此次会议公告所释放信号来看,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呈现“双积极”的态势,并以此支撑和稳定经济增长。专家一致认为,从此次会议公告来看,明年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中国有很多抓手,市场也可以对“减税降费”政策有明确的预期。
在总结今年经济、研判当前形势方面,会议公告的两大关键词就是“变”与“机”。公告提出,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複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此次会议对经济形势“变”的判断十分准确。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保护主义泛起等,都引起国际经贸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明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并走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阶段,因此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整体经济形势都非常不同。
在这种内外部形势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另一重要判断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大国,自身经济的稳定增长,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都会使中国处在战略机遇期之中。另一方面,当前全球治理格局正发生变化,美国从国际社会“领导者”开始向国内转向并不断“退群”,而中国坚持多边贸易体制,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对中国而言都是重要的战略机遇。
“逆周期调节”释宽鬆信号
对于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会议公告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逆周期调节’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唐建伟表示,这预示明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整体朝向积极宽松。当前中国正处在下行周期,因此“逆周期调节”就是要通过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托住经济增长,扩大总体需求。因此可以预见,明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将更为积极。
财策变“有力”要“提效”
刘英也表示,与之前的政策表述相比,财政政策不仅是“有效”,而是变为要“有力”,也不再是简单的“积极”,而是要“提效”。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也从“稳健中性”变为“松紧适度”,去掉“中性”一词就是一个重要信号。总体来看,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呈现“双积极”的态势,并以此支撑和稳定经济增长。
谈及对明年中国经济的总体预期,刘英表示,从今次会议公告可以看出,中国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仍有诸多抓手,譬如现代服务业、先进製造业、科技创新等等,足以稳定市场对明年经济增长的信心。
唐建伟也认为,原本市场上可能还担心“减税降费”政策会“难产”,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市场吃下了“定心丸”。可以预见,明年国家的宏观政策必定会对总体经济起到非常好的稳定和托底作用。(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