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查显友:共筑丝绸之路 共建合作共赢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查显友:共筑丝绸之路 共建合作共赢之路

发布时间:2015-06-18 作者: 丝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 

查显友指出,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合作带,贯穿亚欧大陆,覆盖人口约四十四亿,经济总量约二十一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百分之六十三和百分之二十九。一带一路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这些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要素禀赋各异,互补性很强,有广阔的合作潜力。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查显友发表致辞


  【环球网综合报道】6月18日,由环球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义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以“贸易畅通 共建繁荣”为主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在义乌开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查显友在开幕式上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三点建议:共筑丝绸之路精神,共建合作共赢之路,共谋开放合作的愿景。


  18日上午,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巴基斯坦前外长、驻华大使、国际科技大学中巴联合智库高级研究院里霍哈尔,全国人大常委会外委会主任傅莹女士,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女士,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查显友先生,中国人民外交协会副会长孙荣民大使,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蒂洛,马尔代夫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尼泊尔驻华大使马斯基,金华市市委书记徐加爱,金华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暨军民,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义乌市相关领导、单位和部门代表、义乌市企业界代表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查显友称,早就听说义乌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城市,她是用小商品形成了大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在这样的一个以贸易为特色的城市当中,它的名字首先是“义”字当先。2011年,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全力推进义新欧货运版列常态化运行,正在成为一个拥抱全球的市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美丽的义乌正在上演着新时代的传奇故事。

 
  查显友指出,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合作带,贯穿亚欧大陆,覆盖人口约四十四亿,经济总量约二十一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百分之六十三和百分之二十九。一带一路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这些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要素禀赋各异,互补性很强,有广阔的合作潜力。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沿线各个国家政商学研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为推动经贸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的繁荣贡献真知灼见。


  查显友认为,首先应共筑丝绸之路精神。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也是国家变迁和民族更迭最频繁的区域。历史上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亚欧大陆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同亚欧国家关系的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亚欧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对古老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沿线国家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的感情结合起来,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与区域的经济合作。


  其次,应共建合作共赢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但不是中国谋求地区霸权的战略。中国设立丝路基金是推进沿线国家合作的有效杠杆和助推器,体现了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良好愿望。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一带一路的建设始终把工作中心放在经贸交流与合作上面,通过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内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以新的形式使亚欧各国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表态,欢迎周边国家搭中国发展的便车,并将以最开放、最包容的态度对待与每一个国家的合作。


  第三,应共谋开放合作的愿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彼此之间经贸交流日趋频繁,经济融合不断加深,互联互通稳步发展,共建一路一带的倡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经贸合作将为实现五通注入强大动力,有利于区域内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性共识,实现政策沟通,促进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实现道路连通,促进经贸合作,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实现贸易畅通,深化金融合作,加强金融监管,实现货币流通,促进人文交流奠定合作的名义基础,实现民心相通。(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