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贾晋京:日本炒作“新能源进入可燃冰时代”出于政治目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贾晋京:日本炒作“新能源进入可燃冰时代”出于政治目的

发布时间:2013-03-20 作者:  

  3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成功从爱知县和三重县海域海底的可燃冰中分解出天然气,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在深海海底分解“可燃冰”开采天然气。3月13日,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公司宣布,“争取在2019年3月前将可燃冰技术投入使用。”
  
  该消息一经宣布,就被炒得沸沸扬扬,似乎新能源的“可燃冰时代”即将到来。但实际上,此事能够成为热点新闻,日本政府的“炒作”贡献远大于其真实的经济意义技术突破的贡献。
  
  就此事的真实技术意义而言,其实只是海底可燃冰开采方案当中“减压法”的一次实际操作验证,并且只是由科学考察船“地球”号完成的。并没有在商业可行性方面取得突破,更没有把可燃冰商采的时间表提前。
  
  可燃冰正式名称是“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Hydrate,简称Gas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层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其潜在储量巨大,一旦开发利用可很大程度上解决全球能源供给问题。可燃冰开发利用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非开采难度,而是如何在兼顾环保要求和商业要求的情况下开采。
  
  可燃冰的开采技术包括加热法、减压阀、置换法、添加化学试剂法、综合法等,但每一种都还存在环保或经济性上的缺陷。此外,可燃冰储藏地点不是在海底就是在永久冻土带,远离人口密集地区,建设经济适用的储藏、运输系统也需要时间。在2020年前后实现可燃冰商业开发是包括中国在内多个国家提出的目标,日本并不特殊。
  
  此次日本的可燃冰试采,只能说是一次“减压法”的技术验证,从事后宣布2019年商采来看,时间表也没提前,甚至比日本两年前宣布的“2018年实现深海可燃冰商业利用”还推后了。
  
  “地球号”深海探测船是肩负重大科学使命的科考船,并非海洋油气技术试验平台,也不能说属于日本。实际上,“地球号”是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主导的多国合作项目“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OceanDrillingProgram,缩写为IODP)”的第三艘科考船,由日本负责建造,但属于IODP的参与方共有,参与方也包括中国。
  
  日本政府把可燃冰的某种开采方案的一次国际合作实验炒作成日本国的一次重大能源进展,恐怕主要还是出于政治目的。(作者贾晋京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项目主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