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1月15日《国际商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G20杭州峰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对促进国际经贸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近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8年,中方将全力办好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四场主场外交活动,开启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有专家表示,主场外交对促进多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国际经贸网络以及拓展全方位经贸合作意义重大。中国应发挥主场优势,主导经贸议题设置,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坚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同时,积极推动政府高层、工商界与学术界就重大经贸议题及合作项目的交流与对接,可为世界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以合作应对贸易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加深,近年来区域合作迅速发展。2001年2月,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的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成立,其目的是增加亚洲内部和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投资机会。同年6月,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宣布成立,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进行有效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在经贸及金融领域合作进展相对迟缓,与实现《上合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中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货物、资本、服务和技术自由流动的目标还有差距。
自印度和巴基斯坦去年6月正式加入上合组织后,上合组织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合作组织。
“2018年,上合组织将举行扩员后的首次峰会,这在当前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加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刘英表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且加息、缩表、减税带来了负面溢出效应,国际社会对上合组织有很多期待。她认为,上合组织拥有国家元首、外交部长、经贸部长等会议机制,并在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设有常设机构,体制机制完善,应加强各成员在经贸领域的合作。
刘英强调,在逆全球化思潮袭来之际,中国在2018年的主场外交中应主导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高举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旗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可以发挥主席国的作用,加强经贸合作。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奎也表示,举办主场外交活动将在构建国际经贸关系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应在活动中积极推动重大经贸议题及合作项目的沟通与研讨,并在高层会晤的同时举办工商界、学术界交流活动,推动国际经贸合作朝务实、理性、共赢的方向发展。
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国主场外交活动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2017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囯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行,包括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业展两部分。
受访专家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由中国首创的国际经贸平台,体现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平衡的诚意。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除了进口商品的展出及成交之外,各参展方还可进行服务贸易、技术合作、产业投资等经贸领域的洽谈,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经贸合作,并为全球经济治理问题进行探讨提供有效平台。
商务部部长钟山此前也表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充分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明确释放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未来5年,中国商品进口规模将达8万亿美元。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将有力提升全球贸易自由化水平,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新需求,注入新动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