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陈治衡:中国GDP再创新高未来经济发展稳中前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陈治衡:中国GDP再创新高未来经济发展稳中前行

发布时间:2019-01-31 作者: 陈治衡 

2018年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呈现明显提速的状态。开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推动对外开放工作的发展。随后,在博鳌论坛上,习主席就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做出重要讲话。易纲行长紧随其后提出了12项金融业对方开放举措。此后,中国的“一行两会”纷纷颁布相关金融开放以及监管政策,在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方面进一步放宽。可以说,2018年的金融开放力度之大、程度之深都是历年之最。

作者陈治衡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1月31日法制网。


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了中国2018年的经济成绩单。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若按照平均汇率折算成美元,则达到13.6万亿美元,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按照标准我国已经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从统计局公布的多项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整体的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了我国发展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战略机遇期,也正如此,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具注重质量的提升。以此为基,复盘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中亮点频发。


减税降费进行时


细数2018年的经济亮点,“减税降费”可以说是最为亮点的事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超额完成全年减税目标,仅降低增值税税率就减税约2700亿元。这得益于全国税务系统深入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完善税制体系。


个人所得税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改革也备受关注。自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第一步改革施行3个月,减税约1000亿元,7000多万个税纳税人的工薪所得无需再缴税,居民的直接收入出现增长,人民的获得感得到了提升。


随着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减税降费”成为税务部门的“硬性任务”,相关的政策也将在新一年落地生根,激发更大的经济活力。


信息服务在发力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7.7%,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7.0%,可以说是数据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其实,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规划和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为2016到2020年的信息化服务制定了发展方向。经过2016年通盘部署,2017年扎实发展,2018年则到了发力之年。从市场的预期来看,信息化等相关服务行业的活动预期指数均在景气区以上。新的一年,仍将有所作为。


脱贫攻坚成果丰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预测,到2018年底按照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50%以上。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1060.95亿元已全部拨付完成,同比增加200亿元,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018年脱贫攻坚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推出的新16条“三农”政策,其中涉及土地承包关系、精准扶贫、闲置宅基地所有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内容,适应当下农村新的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包括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农村建设注入资金,相关的扶贫捐赠、金融扶贫就业创业计划的减税方案落地,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多点发力,脱贫攻坚,助力农村发展。


青山绿水好生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的话。2018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2020年前的污染治理指明方向。我国2018年的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5%,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7.5%,PM10浓度同比下降4.2%。前三季度,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投资同比增长33.7%,增速快于全部投资28.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


金融开放力度大


2018年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呈现明显提速的状态。开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推动对外开放工作的发展。随后,在博鳌论坛上,习主席就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做出重要讲话。易纲行长紧随其后提出了12项金融业对方开放举措。此后,中国的“一行两会”纷纷颁布相关金融开放以及监管政策,在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方面进一步放宽。可以说,2018年的金融开放力度之大、程度之深都是历年之最。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是金融开放的目的也是动力。以此为基础,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贸易结构再优化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数量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稳中向好的目标较好实现。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9%、5.7%和11.2%;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良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13.3%,高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3.6个百分点。虽然,2018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掀起风浪,但是中国仍然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倡导多边主义,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促进经济发展。


2018年,中国与多个国家迈入零关税时代,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赢得了世界的掌声,当然也创造了历史。


当然,18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远不止这六点,中国能在复杂的世界环境中取得这样的成绩也难能可贵。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了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客观现状。越是面对复杂局势,越要保持战略定力,紧抓战略机遇期。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更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确定性。


首先,继续推行供给侧改革。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现实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扩大优质供给和有效供给,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依然任重而道远。


其次,保持战略定力、落实相关政策。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注重稳扎稳打,加强协调配合,聚焦主要矛盾,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政策落实,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实现政策的效果。


最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总结的思想瑰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实践”得到的“真知”。(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