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8 作者: 关照宇
中国、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对于推动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日本经济发展进入稳定新阶段,中日经贸合作也不断地拓展新的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者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刊于3月8日环球网。
3月8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与中美关系、南海问题、“一带一路”、朝鲜半岛等热门话题相比,关于中日关系的提问到很晚才出现。也正如王国委所说,“今天到最后才提出中日关系这个问题,说明中日关系已趋向稳定。”但王国委也同时提到,“中日关系的改善还只是刚刚起步。”
而对于都有意愿维护好两国关系的双方来说,“刚刚起步”更值得深思如何“走好”。
自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隔七年后,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虽然安倍晋三访华红利得到释放,以及“特朗普冲击”客观上的助推,中日关系在短期内回暖势头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中日关系仍是“竞争性的合作关系”。历史问题、领土领海问题、台湾问题,这些影响中日关系的大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只是被管控起来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些问题可能再次突显。此外,虽然美日关系发生松动,但是美日同盟仍然是日本安全保障的基石,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深刻变化。可以说,中日关系要想真正从竞争走向协调,从而把中日关系推向新时代,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把“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当成抓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两国政府间关系改善,但民间国民感情并不如此,两国国民的好感度依然很低。数据显示,日本国民对华的好感度由1978-1990年的70%左右下降至2012年的20%左右。“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要想让中日关系继续在正轨上前行,为两国合作筑牢人文交流这个“地基”非常重要。
2019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两国应该以此为契机,扩大双方交流,增进了解。中日青少年交流是双赢的事业,对两国关系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日友好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交流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关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大计。民间交流的扩大和持久,同样有赖于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1984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200多个团体的3000名日本各界青年访华,次年500 名中国青年对日本进行回访。这成为中日青年交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此,未来的中日青少年交流不仅要以史为鉴,更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开展好中日之间的青少年交流。
继续夯实经贸合作基础
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助推器和压舱石,深化经贸合作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拓展两国经济发展空间并惠及周边国家。中国、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对于推动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日本经济发展进入稳定新阶段,中日经贸合作也不断地拓展新的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年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然而中国对于日本的直接投资却总体上发展缓慢。目前中国对日直接投资处于投资存量小,但流量增长迅速的起步阶段。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中国对日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2.54亿美元,同比下降46.1%。原因主要是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整体下降以及2016年对日投资出现增长的幅度较大,2017年对日投资的下降也是正常的。同时中国国内的侧供给改革使得对外投资更注重质量,阿里巴巴、腾讯微信扩张在日支付网点,在当地掀起新一轮支付方式革命。摩拜单车进军札幌,中国共享经济受到日本经济界的重视。
此外,中日两国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合作。充分发挥日本在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先进技术、市场渠道等领域,中国高质量低成本的制造优势,在竞争中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将为两国企业开拓地区与国际市场创造更多机会,同时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