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走过许多国家,他说自己经历了“三反运动”即“反差、反驳和反思”。王文讲述道,在伊朗时,他发现这个国家并非西方媒体宣传的那样“邪恶”,他感受到了反差;2008年时,他发现美国媒体集中火力报道中国环境污染、人权问题却鲜有关注奥运会,他便不由自主地开始为中国辩护、反驳;随着这样经历的增多,他又开始反思,为何信息传播都被西方媒体霸权所垄断。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王文
从《环球时报》记者、社评起草人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完成了从媒体人到智库研究员的角色转换。不过他在6月7日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表示,自己一直不变的是“自干五”的身份。尤其是体会到中国人对许多世界大国的看法都基于西方媒体霸权式的信息传播后,他决定将自己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成《大国的幻象》展示给国人。
王文走过许多国家,他说自己经历了“三反运动”即“反差、反驳和反思”。王文讲述道,在伊朗时,他发现这个国家并非西方媒体宣传的那样“邪恶”,他感受到了反差;2008年时,他发现美国媒体集中火力报道中国环境污染、人权问题却鲜有关注奥运会,他便不由自主地开始为中国辩护、反驳;随着这样经历的增多,他又开始反思,为何信息传播都被西方媒体霸权所垄断。
王文指出,目前世界上不仅存在着外交竞争、贸易竞争,还存在着信息竞争。美国几乎设置了全球议程,而许多中国媒体和中国人还在用西方设定的逻辑和思维来看世界。王文建议中国人和中国的媒体人多走出去,睁开眼睛看看真实的世界。他指出,1840年中国人呼吁“睁开眼睛看世界”是为了超越自我心理的封锁,而现在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为的是超越西方信息霸权对世界的蒙蔽。
自称仍是“自带干粮五毛”的王文现在在智库工作。就智库对中国发展的作用,他指出,智库要给政府提建议,也要鼓励政府进步的行为;其次要传播知识,帮助设置社会议程;最后还要为知识等相关产业筹款,为中国的崛起提供帮助。
参与此次发布会的嘉宾和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讨论。《环球时报》英文版副主编卢静娴指出,中国媒体应该像西方媒体一样在外国社交媒体上发挥作用,建立文化的自信。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鲁世巍则认为,近几年来,中国媒体在国际化与全方面正逐渐改变被动的局面,但为推动国家未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话语权,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传播自己的理念。
博联社总裁马晓霖认为,中国崛起之所以引发了“中国威胁论”,是因为中国对其崛起的解释不够明确,中国应该让世界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和历史上的西方、欧洲大国不同,中国崛起是和平的,不以牺牲他国为代价。这样世界才能理解并欢迎中国的崛起。美国海军陆战队东亚研究所所长马伟宁(Brendan S. Mulvaney)则以美国人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外交,他说,以前中国没有足够的资源做外交方面的工作,但现在中国外交有了进步,他对中国外交的未来感到比较乐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表示,他从以王文为代表的“80后”的身上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本文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