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前提是“安全”,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业务面临较多的风险,目前对其中的很多风险认识不充分,防范的手段也不足,加强监管,规范发展,可以让互联网金融走得更稳、更远。
“扫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这些眼下最热火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或许面临严厉的监管风暴。央行13日下发紧急文件,要求立即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有关业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业务暂停期间的平稳过渡。人民银行杭州支行相关人士昨天证实前一天已接到文件。
受消息影响,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下挫:中信银行A股早盘跌幅一度达到9%,午后其A股、H股午后双双临时停牌,与该公司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亦同时短暂停止买卖;腾讯港股上午跌幅也一度超过6%,下午跌幅略有收窄;此外,与第三方支付有关概念股价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挫。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前提是“安全”,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业务面临较多的风险,目前对其中的很多风险认识不充分,防范的手段也不足,加强监管,规范发展,可以让互联网金融走得更稳、更远。
央行表示:
暂停是为了防范风险
此前,阿里巴巴和腾讯先后宣布将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这种虚拟信用卡将跟用户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绑定,用户的信用额度则由之前的网络信用度决定。支付宝信用卡的基准信用额度为200元,微信虚拟信用卡的额度则分为50元、200元、1000~5000元三档,用户还可享受50天的免息期。
据了解,虚拟信用卡有别于传统信用卡业务模式,客户在互联网平台可享受“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的金融服务。此前支付宝和腾讯均分别对外宣布,将联合中信银行推出网络信用卡,由中信银行负责包括信用卡授信及额度调整、支付结算、账单生成及寄送等工作。跟以往较长的申请期和相对繁琐的申请环节相比,虚拟信用卡可以在两大互联网支付平台上实现“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为虚拟信用卡提供信用卡消费信用保险,保障客户信用风险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对此, 央行13日发布的文件称,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央行同时暂停了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业务,认为其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而将二维码支付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目前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
新技术带来便捷
安全性也要未雨绸缪
码上支付确实方便。市民周小姐这段时间体验到了扫码支付的方便快捷,出门打车,用嘀嘀叫车,微信支付,上车后再扫一下支付宝二维码,立马付款,立马优惠,让她大喊过瘾。不过她也隐隐有些担心:这种支付方式,自己的一些信息都留在对方的手机上,未来账户安全是否有保障,还真没有把握。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这次央行之所以要叫停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是因为这些业务面临较多的风险,而且对其中的很多风险认识不充分,防范的手段也不足。“个人信息泄露、支付安全等等,目前的确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互联网公司注重的市场效率、竞争优势和客户体验,而往往忽视支付的安全性。尽管都承诺出现问题给予补偿,但真正的补偿其实是很难落实的。”
平安银行杭州分行相关人士介绍,传统的信用卡审批,发卡银行对申请人的工作、收入、婚姻状况、学历情况等多种因素都会作严格测评,这影响到信用卡能否审批,批多少信用透支额度。“事实上,即使信用卡审批如此严格,坏账率依然持续攀高,每年央行公布的信用卡逾期率都不乐观。审批速度快、不需要提供更多申请资料的虚拟信用卡的风险性会更高。”
“虚拟信用卡可实现无卡对接、扫码支付,这些技术消费者用起来是很方便,但是被盗刷的风险也大为增加。一旦发生风险,如何取证、维权都是个问题。”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郭剑表示,方便快捷很重要,但安全更重要。
规范发展:
是暂停,不是取消
央行出手监管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之后,有市场机构评论称,这一叫停令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动了银联的奶酪。在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模式中,发卡行、收单行(主要是银行、银联商务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按照比例分成;而在线上收单模式绕开银联。
对此,董希淼表示这个说法有失偏颇,“央行负责人已表示,这次是暂停而不是取消,要对相关问题要进行研究,再做出决定。”他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如果冲击了资金安全的底线,冲击了金融秩序的规则,是会出大问题的。“加强监管,规范发展,是对互联网金融的保护,可以让互联网金融走得更稳、更远,对消费者权益也是一种保护。”
“央行的暂停可能是‘技术’上的,从长期来看,虚拟信用卡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表示,鉴于互联网的数据信息优势,虚拟信用卡的审批速度可以大大提高,这是从手工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巨大突破。关键在于后台的监管和风控体系,对监管部门的征信体系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包括中金公司等机构也预计,在补充相关材料、完善相关风控措施后,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仍可能恢复。
(来源钱江晚报,董希淼为中国人民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