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28 作者: 董希淼
“传统的薪酬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改进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已迫在眉睫。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应采取市场化的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结合具体业务条线、岗位及区域的不同,优化有特色、差异化的薪酬体系。此外,要加快引入和推广股权、期权等激励手段,丰富薪酬激励内容,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增强队伍稳定性。”董希淼表示。
董希淼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27日北京参考网。
作为过去几年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近年来,银行员工手中的“金饭碗”已经开始褪色。根据统计数据以及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不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降薪现象。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银行业降薪反映出近年来银行业存、贷等业务出现的困境,但银行降薪,未必完全是坏事。降薪引发的银行工作人员流动现象,可以将银行业优秀人才补充到新金融领域,同时也可刺激银行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
降薪让“金饭碗”褪色
日前,上市银行迎来公布2016年年报的日子。作为较早公布年报的平安银行,一组数据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平安银行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共有在职员工 36885 人(含派遣人员 3892 人),2016年全年应付薪酬为92.89亿元。粗略算来,该行人均年收入约为25万元。而再打开该行此前一年的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平安银行共有在职员工 37937 人(含派遣人员 5638 人),当年应付薪酬为103.51亿元。同样粗略算一下,当年该行人均年收入约为27万元。
一年来,仅平安银行一家,工作人员减少1052人,人均薪酬减少2万元,降薪幅度大约8%。
事实上,一直以来平安银行在国内上市银行中,薪酬水平较高。虽然这组数据并不能完全反应行业整体的情况,但也能推算出大致情形,目前银行业员工待遇已经大不如前。
与此同时,一些上市银行人员离职情况也值得关注。如在招商银行2016年年报中显示,该行在当年年底在职人员为70461人,而这一数据在上年度年报中,是76192人,一年中,5731人因各种情况离职,离职率为7.5%。
曹先生是一家商业银行支行负责人,据他介绍,目前商业银行一般员工KPI(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包括日均存款、利润、贷款收益率、不良率几个核心指标。银行员工的工资体系大致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两部分。按照员工等级,每人会拿到基本数额的工资和福利;依照营销成果,员工会拿到绩效奖金,营销越多,奖金越高。
他向记者表示,对于基层员工来说,所谓的薪酬下降,一方面是基本工资保持常态不见涨动,同时,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银行不良资产量增多,很多“窟窿”需要分支行的业绩来抵,如此一来,基层员工不仅面临了更大的压力,一些应得的奖励也随之减少。
此外,存款减少是也是造成银行员工收入减少的重要原因。曹先生说,近年来百姓资金投资渠道更加丰富,银行存款流失已不是新闻,这也导致银行基层员工在绩效考核方面“吃亏”。
“这两年银行业的大环境不好,虽然每个银行的薪酬体制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就我所知,这两年银行员工的薪酬都有所下降。因为薪资问题,一些年轻人也开始按耐不住,跳槽的情况也比往年略多。”曹先生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与往年相比,银行业迎来了一股“降薪”潮,但就一般就业工资而言,银行人仍属高收入人群。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2029元,此前三年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而金融业的平均工资为114777元,虽然仍高于社会平均工资,但增长率已由2013年的11%下滑到2015年的6%,增长趋于平缓。
此外,也并非所有银行都在降薪减员,例如根据中信银行2016年年报,该行一年来人员增加了1534人,年人均工资增加了约4千元。
董希淼认为,目前银行业的员工薪酬总体比较平稳,薪酬有升有降,并不存在普遍性大幅下降的情况。
存贷压力吞噬奖金
存款和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两项基本业务,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都存在依赖存贷利差的问题,而一旦受到存款减少和不良贷款增加的双重负面影响,各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和利润压 力就会加大,员工薪酬降低也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金融搜索平台融360近期以问卷方式对全国各地银行用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支付时,53.3%会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选择刷卡的仅22.9%,而转账时选择支付宝或微信的比例更高达72.3%。在理财方面,64.29%受访者的银行存款只占总资产的20%以下;21岁—35岁的年轻人中,仅18.71%的用户在投资理财时首选银行理财。
银行存款这个指标近年来一直走低。而作为近几年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金融创新模式,互联网理财规模在居民金融资产中的比重连年攀升,有统计显示,从2013年的基准基数100上升到2016年的408.24,三年间增长超四倍的同时,规模也从3853亿元增长至2.6万亿元。
“现在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薪酬考核机制基本一致,绩效占工资总额的60%到80%,而存款任务完成则是绩效考核中的大头,占到了60%到70%的比例。”曹先生说,存款上不去,直接影响到支行员工的收入。
而在贷款方面,影响银行基层员工收入的最主要因素是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将会导致银行业绩下滑,给银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对降薪有直接的影响。
在银行中,假如客户经理手中出现不良贷款,导致坏账,其本人和上级经理就会按比例扣除相应的绩效工资。“如果不良贷款额度比较大的话,客户经理的绩效工资会受到很大影响,减少三分之二都是比较正常的。”曹先生说,另一方面,如今向客户催还贷款比前几年难度都大太多,而一旦出现不良贷款,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薪酬收入,而且影响整个分支行的资产质量考核。“所以现在压力大了很多。”他说。
过去几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一直居高不下,根据银监会数据,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12年底的0.95%持续推升到了2015年的1.67%,2016年继续攀升至1.74%。
“因此,银行还需要对自身的内部风险进行控制和完善,从而保证银行业的有序发展及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避免出现类似降薪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换个角度看问题
降薪、离职在职场中都不是什么好的词汇,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或许有不一样的结论。
日前,美国一家投行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离职人数正在激增。而给出的结论是,离职人数增多印证了美国经济正在复苏。“离职人数增多被认为是对经济信心增强的一个迹象,因为只有在相信自己能找到另一份工作的情况下,人们才会主动离职。”该报告这样解释。
或许国内银行业员工的降薪,也不全是件坏事。
降薪首先会造成一些银行员工的离职,虽然目前整体而言,银行业离职率并不高,但绝对值并不容小觑。
而值得欣慰的是,大量银行的离职员工涌向了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这或将成为未来助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股清流。
“一些银行员工目前正在寻求互联网金融公司风控部门的职位,现在银行降薪已波及了基层部门,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薪资水平较之银行业要高出不少,对于银行员工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曾在银行工作了十几年,现在不少老同事也都表示有转行的计划。
“另外,这些人在银行业受过系统的训练,出身金融正规军,他们进入互金企业从事风控会整体提升互金行业的风控水平,也可以进一步保障投资人的权益。”上述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说。
当然,降薪也体现出目前银行薪酬结构不合理,中长期激励手段不足的问题。有分析认为,目前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员工薪酬结构单一,多属于货币形式的短期支付方式,缺乏股权激励等切实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 银行员工更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为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不惜以损害银行长期利益为代价,扭曲了薪酬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
因此,薪酬制度调整也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劳动薪酬制度改革。
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始探索建立新的薪酬体系。
此前,交通银行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深化改革方案,全员全产品计价考核成为劳动薪酬考核机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是以积分计价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模式和薪酬分配方式,以产品业务定价的形式明确考核目标,传导发展方向;借助数据完备的考核系统,记录展现员工个人业绩达成;根据业绩积分和计奖标准,及时兑现绩效工资。
平安银行也表示,“为配合本行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薪酬资源对战略转型要求及激发业务活力的导向作用,本行通过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合理设计薪酬结构和水平,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岗定 薪、以绩效定奖金、以长期业务绩效和银行市场价值定长期激励’的薪酬政策。”
“传统的薪酬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改进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已迫在眉睫。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应采取市场化的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结合具体业务条线、岗位及区域的不同,优化有特色、差异化的薪酬体系。此外,要加快引入和推广股权、期权等激励手段,丰富薪酬激励内容,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增强队伍稳定性。”董希淼表示。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