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人大重阳两会聚焦】贾晋京:“经济地图”将带来转型发展“质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大重阳两会聚焦】贾晋京:“经济地图”将带来转型发展“质变”

发布时间:2014-03-12 作者: 贾晋京 

李克强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山东地处东部沿海,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发展中地位重要,是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时说:云南区位优势独特。要大力支持云南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为我国与东南亚等周边地区深化经济合作当好“排头兵”。


      “两会”正在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3月6日至9日,李克强总理先后参加了青海、山东、云南、山西和江西代表团审议。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上述五省代表团审议时,都着重强调了区域经济带方面的内容,而这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亮点”之一,蕴含着发展方式转型的深意。


      李克强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山东地处东部沿海,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发展中地位重要,是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


      在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时说:云南区位优势独特。要大力支持云南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为我国与东南亚等周边地区深化经济合作当好“排头兵”。


      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说:江西实现更好发展,要努力在加快改革开放中推动形成发展新格局。顺应梯度发展规律,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青海代表团和山西代表团,李克强则分别强调了西部扶贫开发与能源资源基地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覆盖面很广,而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各省代表团审议则着重强调区域经济带方面,从中不难看出今年的改革着力点与国家治理思路。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被摆在了“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重要地位。报告对中国各个区域都提出了发展大计,要求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可见在国土空间布局方面,中国已彻底突破省为单位各自为政的格局,转向区域经济整体规划,堪称一幅“经济地图”。


      不仅如此,报告实际上还把经济地图从静态升级到动态,提出了沿通衢大道推进“梯度发展”的“新棋局”思路。要求“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此外,报告还对我国宝贵的蓝色国土——海洋提出了“全面实施海洋战略”,要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这幅“经济地图”畛域广大、动静相宜,指引着中国下一步经济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出现在“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部分,说明了它处在“调结构、扩内需”这篇大文章的核心位置。


      把上述“经济地图”与先前已经成型的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带规划(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区为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结合起来看的话,一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升级版”的蓝图已然浮出水面。


      当前,中国经济已走到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继续,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扩内需,走创新驱动型发展之路是必由选择。于是,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如何谋篇、何处落笔就成了决定中国改革如何推进的根本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就是“梯度发展的区域经济带”这个“大处”着眼,“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这个“小处”落笔。通过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落实普惠金融、文化、养老、旅游、电子商务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促消费的政策,可以形成一批价值链完整、经济联动作用明显、消费带动强劲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把金融实力强的区域、制造业有优势的区域、商贸区位优越的区域拧成一股绳,必将实现合作多赢,推动中国转型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