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7 作者: 何帆
实际上,人民币对全球绝大多数货币是升值的。据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目前来看,人民币对美元之所以呈现贬值态势,原因在于近段时间美元指数节节走高,并于11月14日突破100的心理关口。相应的,全球大多数货币都在对美元承压,人民币难以幸免,对美元汇率屡创新低。
何帆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锡军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17日临空都市报。
人民币中间价正经历今年最长的贬值时间,从11月4日算起到昨天,已经开启了九连跌姿势。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11月15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8495,创2008年12月来新低;11月16日,中间价为6.8592,正式击穿6.85关口。这波九连跌,共贬去1101点。
纵观今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了5.63%,逾六年来首次跌破6.80。而在几周前,就跌破了所谓的6.7“铁底”。
在此刺激下,昨天,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89关口,贬值幅度超过了230个基点.,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随后也扩大跌幅,最低至6.8798元,再创近八年新低。
不断刷新底线后,不少金融机构下调对2017年底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普遍预测为7.0~7.2。
这么大堆数据,也不知道你看懂没有。反正一句话,人民币在贬值,你需要了解,这对你会有什么影响?兜里有钱的该如何保值?
贬值原因?
实际上,人民币对全球绝大多数货币是升值的。据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目前来看,人民币对美元之所以呈现贬值态势,原因在于近段时间美元指数节节走高,并于11月14日突破100的心理关口。相应的,全球大多数货币都在对美元承压,人民币难以幸免,对美元汇率屡创新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何帆也称,其实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实际上,相比新兴市场货币及发达经济体,人民币贬值幅度是比较小的。
而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从传统国际收支和购买力平价等指标来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只是对美元汇率短期承压。
影响几何?
人民币贬值,会让拥有海外贸易和外汇资产的中国公司获益。高盛公司驻香港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分析称,其中,科技产业获利最多,因为超过35%的科技公司的收入来自国外。能源和工业企业在去年海外收益占15%,他们也能从中获益。部分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建筑装饰类企业都会有积极影响。
但航空公司除外,因为持有大量美元负债遭受汇兑损失,会造成利润下降。以中国国航为例,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2.1%,公司产生汇兑损失16.98亿元;人民币每贬值1%,公司净利润将减少4.82亿元。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的情况如出一辙,上半年的汇兑损失为13.6亿元和15.1亿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从去年开始,不少外资机构出售原本持有的中国地产项目。仲量联行此前发布2015年中国十大值得关注投资交易,其中8宗交易的卖方是境外上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包括摩根士丹利、黑石、凯雷等国际知名金融公司。在这十宗交易中,境外投资信托基金出售的资产金额为264亿元人民币。
但仲量联行中国研究部总监周志峰看来,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是有预期的,对外资机构而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是影响其进入或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级经济学家章俊也指出,人民币贬值是一个趋势,但是外资机构还是会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基本面做判断。对外资机构而言,更多持有的是写字楼等物业,目前来看,一线城市的投资回报率还不错,如果出售的话也是基于有更好的投资标的的前提下进行。
深度
分析
央行对连跌为何“无动于衷”?
眼看着人民币连跌九个交易日,央行却没有表现出入场干预的迹象,这是十分值得玩味的。
联系到境内近期金融市场的变动,央行或许正将此时的外部环境当作难得的契机,借此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去杠杆改革。
今年以来,去杠杆无疑是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一个议题,它不仅出现在监管层的各类口头表态和书面文件中,并且确实有相应的实际行动,比如始终没有降息、拉长公开市场逆回购资金的操作期限等。央行在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充分的同时,又通过拉长资金期限的方式来防止资金利率下行。
对于央行在国内金融市场推进的提高资金成本去杠杆的策略来说,目前海外市场“自乱阵脚”的环境正是一种契机。因为在美元不断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市场会认为人民币贬值是外部原因所致,而不会提出“货币战争”的指责,如此一来,央行既扛住了汇率暴跌的冲击,也通过去杠杆抑制泡沫扩大了利率的可抬区间,可谓一举双得。
理财
课堂
投资者怎么做才能保值资产?
投资理财虽然是个专业活,但搞得越复杂,风险就越不可控。简单地来讲,人民币贬值对我们的影响无非两个:物价会涨、现金资产会缩水。在现有条件下,中国投资者如何应对人民币贬值呢?
1.提前消费、负债消费
目前通胀指数已经开始上升,国内很多商品的新一轮涨价潮或不可避免,只是幅度不好预测。对于消费者来说,持续下降的利率降低了负债成本,原计划明年买的东西,今年可以先买。
当然,这种涨价潮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商品,品牌性产品的涨价幅度可能会更高,尤其是很多奢侈品牌一旦调价后很难再回来。如果购买一些中高端的奢侈品,说不定还能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
2.持有多种外币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并不代表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也不代表美元会一直走强。今年以来,日元、加元、瑞郎、澳元等对美元都是升值的,持有多种外币,或者说买入更多品类的外币资产,本身就形成了一个风险对冲,不至于在美元出现回调的时候,不知所措。
3.买入指数基金
从长远看,中国拥有强大的消费基础,这些消费带来的利润和价值最终会被更多的大企业所分享。你可以不会选股,看不懂周期,但一些吸纳了国内最优秀上市企业的指数从长远看一定是上涨的。买入指数基金其收益不会惊人,但其预期性收益要强过货币基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市场,跑赢人民币贬值速度也是大概率事件。
4.持有黄金
近期金价的大跌冲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实际上跟风险资产的波动相比,黄金价格的波动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承受,金价日涨跌超过5%的行情不足1%。近十多年来,黄金以其优异的表现,给长线投资者递交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案。在过去十五年中,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年平均以10%的速度上涨。其中除了2008年、2013年和2015年,黄金价格的上涨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