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杨凡欣:“中印+”模式 促进多边合作共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杨凡欣:“中印+”模式 促进多边合作共赢

发布时间:2019-03-08 作者: 杨凡欣 

作为不结盟国家,中国和印度都坚持维护独立的国家主权。当前,中印都处于发展的重要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印度也提出了建设“新印度”目标。中印两国有超过27亿人口的大市场,双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互联网、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作者杨凡欣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8日环球网。


3月8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王毅谈到中印关系时表示,2018年是中印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举行历史性的武汉会晤,开创了中印高层交往的新模式,增进了两国领导人的互信和友谊,也明确了中印关系未来的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就是,作为拥有27亿人口的两大文明古国,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两大新兴经济体,中印应当互为实现各自梦想的合作伙伴,互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机遇,携手为亚洲的振兴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4月27日和28日,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非正式”会晤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此次会晤成为“重新设定”源远流长的中印关系新标尺。中印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领土相接的新兴大国,两国关系的意义超越双边范畴,对全球多边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中印合作具有巨大空间


作为不结盟国家,中国和印度都坚持维护独立的国家主权。当前,中印都处于发展的重要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印度也提出了建设“新印度”目标。中印两国有超过27亿人口的大市场,双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互联网、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据中国商务部2018年4月数据显示,201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增长20.3%,升至844亿美元,为两国有经贸往来的最高记录。中国在2017年仍然是印度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而印度则有可能跻身中国前十大贸易国之列。


在人文交流领域,中印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大力促进人员往来,形成中印文化交流新高潮。2018年12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和斯瓦拉吉外长在新德里成功主持机制首次会议,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双方在文化交流与文物保护、教育合作与语言教学、旅游合作与人员往来、青年互访与体育交流、媒体交流与舆论环境、学术交流与合作制片等8个重要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使两国广大民众真正从中受益,同时吸引两国更多青年和各界人士投身中印友好交流的伟大事业,为实现“龙象共舞”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夯实了民意基础。


在全球多边治理领域,两国加强多边舞台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印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都是促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两国积极推动国际和区域合作,包括共同应对流行性疾病、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等。


“中印+”模式,促进多边合作共赢


武汉会晤期间,两位领导人讨论了如何加强两国在周边地区的政策协调,开展“中印+1”或“中印+X”的合作形式。2018年10月至11月,“中印联合培训阿富汗外交官项目”先后在新德里和北京开班,开启了“中印+1”合作模式。11月30日,阿根廷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两国领导人再次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要探讨开展更广范围的“中印+”合作,莫迪总理对两国成功实施联合培训阿富汗外交官项目表示肯定,希望双方继续寻找类似合作机会。


“中印+”合作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和客观需要,这种合作新模式可复制到伊朗问题、反恐问题等。探讨“中印+”合作,也可拓展到包括尼泊尔、不丹、马尔地夫在内的南亚国家,这有利于增进中印互信,更是能够实现多方共赢。


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印关系具有突出的全球战略意义,两国在全球治理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利益、共同关切、共同主张,国际社会亦期待中印关系的全局性和长期性。“武汉会晤”及所达成的“中印+”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增进两国领导人的互信和友谊,引领中印关系把握大方向,更加有助于推动中印关系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同时,也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要积极影响。(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