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央行年报之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央行年报之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2014-06-12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扩大消费者主权的角度继续深化改革,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3》(以下简称《年报》)中指出,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下一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3年货币政策措施与效果


  《年报》将2013年的货币政策措施总结为:灵活开展流动性操作;适时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和方式;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及结构引导作用;发挥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在引导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新步伐;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货币政策的宣传与沟通,引导和稳定好预期。总体看,2013年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2013年前几个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偏快的势头得到控制,全年趋近于预期目标。货币金融环境的基本稳定促进了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下半年一度趋于上行的通胀形势初步稳定下来,也对抑制全社会债务和杠杆水平的过快上升发挥了积极作用。贷款结构继续改善。


  2014年货币政策展望


  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继续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


  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扩大消费者主权的角度继续深化改革,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2014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13%左右。


  二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四是继续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五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年报》以专题形式论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刊发如下: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而资金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理顺资金价格,才能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2013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放松利率管制、加强机制建设和推动产品创新等多个层面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贴现利率管制,由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改为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并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是建立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自律机制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旨在符合国家有关利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2013年9月24日,自律机制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14年1月22日,自律机制审议通过《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拟通过对自愿参与的金融机构开展同业自律评估,遴选自律机制基础成员并赋予其发行同业存单等更多市场定价权和产品创新权,促进金融机构完善法人治理、强化财务约束、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自律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规范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并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是正式建立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贷款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2013年10月25日,以自律机制为基础,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并同步发布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正式运行以来,贷款基础利率报价机制总体保持稳定,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13年末,商业银行累计发放以贷款基础利率为基准定价的贷款逾300亿元,以其为基准的利率互换交易也在逐步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机制是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从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在报价期限及定价产品类型等方面形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格局,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定价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疏通利率传导渠道、维护信贷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稳步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交易。同业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2013年1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2月9日正式实施。12月12~13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分别成功发行首批同业存单产品,并陆续开展了二级市场交易。总体看,首批同业存单发行情况良好,投资者认购踊跃,社会各界反映积极正面。同业存单以Shibor为基准,采用市场化方式定价,既可以为中长端Shibor提供更透明、市场化的报价参考,有利于提高中长端Shibor的基准性,也丰富了金融市场产品,有利于拓宽金融机构融资渠道、促进同业业务规范发展,同时还可为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积累经验,有利于探索稳妥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和人民币贷款利率已先后实现市场化,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也在不断健全。中国人民银行仅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上限管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以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为总体方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金融市场建设情况等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以及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改革措施的推进进程,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