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0 作者: 张敬伟
多天的焦灼等待,美国大选终于有了结果──媒体预测民主党参选人拜登赢了,拜登也随即宣布胜选。这边,总统特朗普依然不认输,还在连续不断发推文抱怨选举不公──但此类推文都被推特标注为“未经证实”。显然,这场几乎难产的美国大选,最终变成了一场政治闹剧。
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9日大公报。
多天的焦灼等待,美国大选终于有了结果──媒体预测民主党参选人拜登赢了,拜登也随即宣布胜选。这边,总统特朗普依然不认输,还在连续不断发推文抱怨选举不公──但此类推文都被推特标注为“未经证实”。显然,这场几乎难产的美国大选,最终变成了一场政治闹剧。
“民主神主牌”出尽洋相
美国大选的两个领衔主演,虽然都是老态龙锺,但是特朗普另类的执政风格以及对美国社会的严重撕裂,使得本次竞选大戏多了戾气和浮躁,少了理性和平和。当民调再现2016年不靠谱的尴尬,当邮寄选票让计票推迟,当拜登在关键州后来居上,这些都为这场政治大戏增添了讽刺素材。迫不及待宣布“胜利”的特朗普,面对“红州翻蓝”开始不淡定,不仅开始法律维权而且开始动员支持者。拜登虽然宣布了胜选,但总统宝座争夺战并未落幕。
拜登的喜剧和特朗普的悲剧更加彰显美式民主的闹剧。别忘了,当美国人都忙着在大选中演戏看戏时,美国疫情数据再次打破纪录,一天确诊人数超过14万,1200人死亡。就此而言,政治是丑恶的,民主是可悲的,两位参选人也很难称得上是政治剧中的正面人物。
更糟的是,美式民主这个“民主神主牌”也蒙羞蒙尘,连西方世界都跟着羞赧。德国外长马斯忍不住吐槽,对保持民主制度的运作而言,体面认输比开心获胜更为重要。《纽约时报》则连续发表署名文章,强调“我们不能再这样投票了”、“这场大选最大的输家是美国”,并发出忧心之问“如果特朗普和拜登都不承认败选,会发生什么”。显然,德国外长表现出来的是不耐烦,《纽约时报》则对美式民主失去了信心。
当媒体报道拜登胜选时,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德国总理默克尔,从英国首相约翰逊到法国总统马克龙,都迫不及待地向拜登祝贺。一方面,美国的西方盟友对特朗普早就忍无可忍了;另一方面,特朗普继续闹下去,不仅是美国的政治难堪,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不堪。所以,拜登这个建制派当选,等于给西方民主留了些尊严。
然而,经两个年近八旬老政客的演绎,美式民主高大上的形象已经不复存在。
宪政民主本是通过公共理性的博弈,达到化解分歧与矛盾以实现妥协共赢。然而,美国大选的剧情已经失焦走偏,虽然美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大选争议,对上一次发生在2000年的小布什与戈尔之争,但最终都能通过理性或法治的途径解决。然而,本次大选似乎看不到理性和妥协──即使宣布胜选的拜登作出了符合美式民主传统的表态,特朗普依然摆出绝不服输的姿态。
这不仅是两个政治老人的闹剧,他们背后还有众多支持者,这些“群演”展示出来的戾气,已经在摇摆州计票现场释放出来。经过“黑人命也是命”街头运动,无论谁当选──尤其是拜登当选,支持特朗普的民众或会走上街头制造动乱。这非危言耸听,美国社会撕裂的怒气和怨气,将会随着大选结果的出炉而爆发。
无论是特朗普和拜登的激情表演,还是红蓝支持者的热烈参演,还是冷眼旁观和围观的人,都不希望美国陷入混乱和动乱,西方世界更不希望美式民主成为笑谈。美国若因大选而乱,也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外溢效应,对全球政治、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美国乱起来,也将引发全球地缘政治的动荡不安,从亚太到中东再到欧洲,还未准备好接受一个“哑火”的美国,也无法想象美国留下的地缘政治真空如何填补。
美国阴暗面暴露无遗
西方更不能忍受的是美式民主的暗淡无光。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主导全球也有好几个世纪了,从欧洲到美国接力主导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一旦美式“民主灯塔”湮灭,西方世界将有难以接受的毁灭感。
美苏“冷战”终结,西方世界欢呼“历史的终结”(历史终结于自由民主),然而美国大选却终结了完美的美式民主,暴露了美式民主的丑陋。拜登和特朗普的支持者还在更加激烈地放大美国社会的裂痕。民主已经不是让美国继续伟大的良药,而是暴露美国阴暗面的催化剂。
美国大选的政治闹剧还在上演。而且,这种民主游戏的吊诡之处在于,败者虽然失去了权力,却给胜者留下了烂摊子。败选的特朗普可以公然通过法律发牢骚、搞事情甚至让支持者制造街头混乱。胜选的拜登却从此进入了荆棘满途的权力漩涡,除了糟糕的疫情需要应对,还有社会撕裂的伤口需要弥合,更要恢复陷入困顿的美国经济……78岁的拜登垂垂老矣,他能够疗治美式民主带来的伤痛吗?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