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关照宇: 中美贸易战 台湾讨不到便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关照宇: 中美贸易战 台湾讨不到便宜

发布时间:2019-06-24 作者: 关照宇 

台湾和大陆的经贸联系远比台湾和美国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两岸经贸脱钩绝无可能。2018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出口占台湾出口总量的41.2%,相比之下,对美出口只占台湾出口总额的11.8%。虽然受到贸易冲突和“新南向”政策的影响,但台商对大陆投资仍然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作者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文博系实习生,本文刊于年6月19日《中时电子报》。


两岸经贸已深度融合,贸易战让台湾无法隔岸观火。随着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部分经济学家宣称中美贸易摩擦会让台湾获益,扬言台湾可以承接部分大陆损失的出口订单,并趁机让台商的资金重新回流台湾,从而带动台湾就业和经济的增长。然而,考虑到两岸经贸的高度整合,世界产业链的重新调整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长期疲软,中美贸易冲突将没有赢家,大多数台湾人民和台湾企业将难以避免的受到贸易冲突的冲击。


诚然,中美贸易战开始后,台湾对美出口出现了较高的增长,2019年第一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台湾对美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4%,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在2019年第一季度对美出口同比下降9%。但就在台湾对美出口的增长的同时,台湾对全球市场的出口却出现了大幅下跌。2018年,台湾对全球市场出口约3359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近6%,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2019年1月到4月,台湾对全球市场出口仅为1022亿美元,同比降低4%。除了对美出口以外,台湾在2019年前四个月中对其他几乎所有市场的出口都显着减少,其中,对大陆及香港出口减少10.6%,对欧盟出口减少2.5%,对新南向战略中的18个国家出口减少10%。台湾对美出口的增长远远无法弥补台湾在全世界范围内损失的市场。


从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产业链分布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冲突也不利于台湾经济的增长。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是市场在自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关税导致的产业链重新整合必将搅乱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降低全球经济运行效率,为全球经济带来动荡风险和下行压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算,贸易冲突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成长下降0.5%,而由于台湾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其受到中美贸易冲突波及的程度会更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贸易战对台湾GDP的冲击可能达到1%。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台湾的对外贸易中,中间产品分别占到台湾进口产品的68.7%和出口产品的75.4%。在大陆对美出口中,台湾实际上提供了很多中间产品,同时也为美国对大陆出口提供了中间产品,因而台湾很可能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双向影响。根据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预估,贸易战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在幅度上将大于对中美GDP的冲击。


台湾和大陆的经贸联系远比台湾和美国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两岸经贸脱钩绝无可能。2018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出口占台湾出口总量的41.2%,相比之下,对美出口只占台湾出口总额的11.8%。虽然受到贸易冲突和“新南向”政策的影响,但台商对大陆投资仍然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2018年1月到10月,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数目同比增长34.7%。2019年6月17日,富士康发布辟谣撤离大陆的声明,声明中称“富士康大陆各园区生产经营有序进行,无撤资现象发生”,“未来,富士康仍将持续扎根大陆,深耕发展”。2018年,大陆推出“惠台31条”,给予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的待遇,并积极帮助台湾青年赴大陆学习、就业、创业,有力推动了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根据远见民调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8-29岁的台湾青年中,53%的台湾民众表示愿意赴大陆发展,比2017年增长10.5%。


台湾经济的出路不在贸易战而在推动开放和产业升级。2018年,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的GDP实际增速为3.2%,人均GDP达到6.4万美元,香港GDP实际增速为3%,人均GDP4.87万美元,韩国实际增速为2.7%,人均GDP3.13万美元,而台湾实际增速最低,仅为2.6%,且人均GDP也仅有2.5万美元,远低于新加坡、香港和韩国。台湾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提高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完成从中间产品生产和加工向更高科技、更加智慧的经济模式过渡。而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将大大加速这一进程。台湾微星、技嘉、联发科等均与大陆优势企业如华为海思、阿里巴巴进行合作,有效推动了台湾在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和制造领域的进步。为了大多数台湾人民的福祉,台当局应推动两岸经贸关系、人员流动和学术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积极利用大陆经济腾飞的历史契机,实现台湾产业升级转型。(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