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定向降准释放近千亿资金 钱会去哪儿?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定向降准释放近千亿资金 钱会去哪儿?

发布时间:2014-06-19 作者: 董希淼 

从16日起,央行实施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即符合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将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业内测算,降准将释放近千亿流动性。那么,这笔巨资会流向何方?是否能继续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还是会流向目前异常钱紧的房地产业?抑或是流向地方融资平台,然后再流入房地产业?

  从16日起,央行实施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即符合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将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据业内测算,降准将释放近千亿流动性。那么,这笔巨资会流向何方?是否能继续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还是会流向目前异常钱紧的房地产业?抑或是流向地方融资平台,然后再流入房地产业?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贺磊、长江证券投行总部助理总经理赖洁楠。


  释放多少流动性?两次合计近千亿


  华商报:这次定向降存准究竟能释放多少流动性?


  董希淼:根据去年年报上的存款乘以0.5%,初步测算6月9日那次大概释放500亿元。6月16日这次,按每家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估计,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今年一季度存款余额分别为3.06万亿元、2.06万亿元和2.26万亿元,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规模分别为153亿元、103亿元和113亿元,合计资金额约为370亿元。两次合计,预计将释放流动性接近1000亿元。


  但这只是粗略估算,比如同业存款和协议存款不纳入小微贷款,而央行统计的小微贷款包括传统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等,比年报上的小微贷款范围大。


  赖洁楠:总体来说释放的流动性也就千亿左右。


  华商报:据媒体报道,有银行人士表示,本轮降准后获得的资金,重点投向小微、绿色金融。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您怎么看?


  董希淼:流去哪里跟这次定向降准没关系,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只要符合市场资源配置方向就可以。


  贺磊:可能有一部分会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一部分则不会,主要是银行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而定。


  赵锡军:跟以往全面的“一刀切”做法不同,定向降准是有针对性地对某类符合资质的金融机构进行货币政策调整,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增强其信贷能力,是货币宽松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谨慎的定向宽松,属于正向激励,有助于“三农”和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三农”是国计民生根本,小微企业代表创新,吸纳大量就业。因此,目前只能是鼓励相关银行将定向宽松释放的流动性落到实处。


  资金会否流向地产?可能性极小


  华商报:是否会像业内预计的那样,千亿资金会一如既往地流向房地产?


  董希淼:在目前收紧房地产贷款、地方债风险显现的背景下,相信商业银行会考虑到风险因素的,因此资金继续流向房地产的概率很小。


  贺磊:从政策因素以及风险偏好等综合考虑,这部分资金流入地产的可能性极小。据我所知,目前各大银行都在严控开发贷,而且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收紧个人住房贷款。


  赖洁楠:目前这种房地产形势,好多资金都是慢慢地出逃,因此银行把这部分资金注入房地产的可能性极小。


  华商报:有没有这种可能: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及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最终还是将资金注入房地产?


  董希淼:有可能,关键得看银行怎么调节。往年也出现过资金通过理财和信托产品资金池进入房地产的情况,今年银行应该会更加谨慎,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贺磊:现在监管非常严格,银行已经很少做信托产品,市场上的大多是票据类、债券类理财产品,因此通过各种融资平台最终将资金流向地产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赖洁楠:目前监管比较严格,通过融资平台方式注入资金的可能性不大。除非降存准后的个别银行有特别的政策出台,比如立即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或提高贷款审批额度等,不然看不出来资金会流向房地产市场。


  怎么做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种给“甜头”的形式就很好


  记者:央行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即让资金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


  董希淼:央行为这次定向降准划定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涉农贷款的新增和余额达到50%、30%,二是小微企业贷款的新增和余额达到50%、30%。这两条标准,只要达到一个即可,这也是央行事先明确的。


  但市场化调节有盲目性,要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会比较困难,央行也很纠结。建议可在产业政策上加以限制,比如学习此前发改委、银监会等严禁向落后产能项目新增贷款的做法,信贷资金也不让进入房地产,或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门槛。此外,这次定向降准后资金没有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银行,下一次定向降准不纳入,或不符合50%规定的不纳入。总体来说只能从范围上约束和引导,没法强制,而资金具体最终流向哪里需要时间检验。


  贺磊:只有小微企业及涉农贷款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给降准,这种给银行“甜头”的形式就很好。这次定向降准,对那些没达到降准标准的银行必然是一个刺激,这也会形成示范效应,会让更多的银行去做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慢慢会形成良性互动,往后更多银行会介入“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来源:华商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