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投奔亚投行 各国有盘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投奔亚投行 各国有盘算

发布时间:2015-04-16 作者: 陈晓晨 

“亚投行成员国中,亚洲国家是主要的投资目的地,是资金需求方,也就是借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陈晓晨认为。这些国家也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推动区域。“过去,亚洲中小国家更多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这些国家的共同目的是获得比过去更多发言权,甚至有些国家是第一次在这种国际组织中获得席位。”

  受访人之一陈晓晨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组成亚投行的57个经济体中,其利益诉求不一。


  [亚洲]


  争夺投资目的地


  “亚投行成员国中,亚洲国家是主要的投资目的地,是资金需求方,也就是借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陈晓晨认为。这些国家也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推动区域。“过去,亚洲中小国家更多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这些国家的共同目的是获得比过去更多发言权,甚至有些国家是第一次在这种国际组织中获得席位。”


  民生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中央层面推动的“一带一路”海外投资项目正在快速推进。收集到资料的20多个海外项目累计拟建、在建投资规模达524.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中亚、南亚等地区,投资的方向更多以能源、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为主。


  [欧洲]


  维持金融影响力


  “英国作为美国盟国加入亚投行,是要重整其作为老牌金融强国的地位,巩固伦敦在全球的金融地位。”陈晓晨表示。


  对欧洲而言,英国、瑞士和卢森堡等传统金融业强国为维持金融业地位,一般会加入国际性金融机构,并试图影响该机构的政策制定和日常运营。


  “对于亚投行的域外国家,尤其是英、法、德来说,他们加入亚投行有两面性,一方面寄希望于为自己带来实在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从长远看,以意向创始会员国的身份获得更多发言权。”陈晓晨认为。


  与瑞士、卢森堡等金融业发达国家类似,挪威等北欧国家,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约旦、阿曼等中东“土豪”加入亚投行,是借助亚投行成立机遇,将其积累的金融资产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此外,制造业强国德国对亚洲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已远超美国,对华投资更是处于快速上升通道。德国加入亚投行,有助于该国增加在亚太地区话语权,并为本国产品和服务找到出口。


  [澳、巴、俄]


  扩大资源输出


  对澳大利亚、巴西等资源类国家而言,加入亚投行更多是看中了亚投行基建投资需求对铁矿石及其他矿产资源和能源等上游资源品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不断下行,对上游原材料产品需求减少,澳大利亚2014年对中国出口下降了10.4%,澳大利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原材料需求地。


  巴西出口结构与澳大利亚相似,2014年对中国出口甚至下降了3.6%。


  俄罗斯的出口结构更为单一。俄罗斯也有能源出口的需求,但其情况更为复杂。陈晓晨则认为,俄罗斯加入亚投行受地缘政治影响,中俄两国地缘政治十分重要。中国在其中做出了共赢发展的措施。在中亚的合作问题上,中国也强调“一带一路”规划与俄罗斯“茶叶之路”的对接,强调亚投行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兼容性”。


  借助亚投行平台,中国将来自欧盟、中东国家的融资能力,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等的上游原材料供给,来自中、韩的工程基建实力进行整合,编入“亚投行体系”,投入到亚太地区旺盛的投资需求上,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亚洲投融资链条”。(据《21世纪经济报道》)(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