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重阳投资:市场风格或在经历转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阳投资:市场风格或在经历转变

发布时间:2016-05-06 作者: 重阳投资 

目前的市场本身较弱,不具备连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如果出现连续上涨,很多投资者将很快卖出离场。但这种上涨一天然后再震荡稳固一下,使获利盘的积累不多,同时伴随着板块的轮动,可能回头看某些个股已经实现了不错的涨幅。

  本文刊于5月6日重阳投资公众微信号。


  今日收盘,上证综指大跌近3%,逼近2900点。整个4月以来,市场不振。


  然而,在重阳几位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看来,震荡之中亦蕴藏着机会。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市场分析。


  小璇子:上证指数经历3月的强势反弹后,4月以来一直震荡徘徊,你们如何看待当下市场的特点,机会在哪里?


  王晓华:前两天航空股出现了大幅上涨。食品饮料和家电板块的普涨之后又出现了航空板块,基本都是围绕着低估值、消费属性、业绩向好类似的主线。


  谭伟:目前的市场本身较弱,不具备连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如果出现连续上涨,很多投资者将很快卖出离场。但这种上涨一天然后再震荡稳固一下,使获利盘的积累不多,同时伴随着板块的轮动,可能回头看某些个股已经实现了不错的涨幅。


  资金开始青睐估值较低的品种,这说明市场风格可能正在经历转变。因此,目前普遍比较悲观的行业,不排除会迎来一次估值修复行情。


  庄达:从本周来看,市场风格较为理性,对具有业绩支撑的板块特别偏好,比如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也证实了我们对结构强分化的判断。


  小璇子:当前市场或许可以总结为“震荡市格局,存量资金博弈,结构上重业绩”,那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是否跟此前的一系列信用风险事件相关?


  陈苏明:短期走势看,4月中旬以来市场的调整外在与债券市场的调整有关,内在是投资者风险偏好低迷。15年6月以来三次股灾给投资者心理造成的创伤阴影仍根深蒂固,造成投资者持股信心不足,投资模式转向于短期博弈,体现在盘面上是指数的震荡和热点的快速轮动,把握难度极大。五一后,营改增问题的解决、部分恶意违约事件暂停、以及政治局对于股市的表态稳定了市场信心,市场风险偏好又重新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吴伟荣:市场上有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否影响到股市取决于信用风险是否会引发流动性风险,目前的信用风险爆发是控制下的有序爆发,不至于引发流动性收紧,从而股市的调整风险有限。个人认为信用利差扩大本身会影响到股市,尤其会影响股市风险偏好。不过也认同目前的信用风险是可控的以及目前的经济状况尚不会引发流动性明显收紧。


  王晓华:当前市场的板块轮动已经显示出风险偏好开始下降。在市场成交量萎缩之后,主题行情越来越短,短线跟涨几乎都是赔钱。


  小璇子:总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结合这一周的市场表现来看,是否可以说现在的整体投资风格正在重回到真正重视基本面研究、重视盈利预测的时代?


  吴伟荣:的确,一季度以来,业绩好更明显成为股价上涨的动力。


  陈苏明:截至4月底,A股一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正如我们所预期的,16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剔除金融后A股收入和利润增速从15年的-6%、-17%大幅提升至16年一季度的0.6%和2.7%。此外,剔除金融后的A股一季度利润环比增速也高达18.4%,这都明显好于2011-2015年的季节性特征,和2010年一季度的景气回升程度相当。


  个人感觉,这次经济复苏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不信任和质疑,从一开始不信任经济企稳,到后来担忧通胀,到现在又担心经济复苏高点已经出现在3月,未来将逐步下行,即经济复苏已经结束。相应地,如果经济复苏持续的时间和空间比大家想象的好一些,提升市场对企业盈利继续改善的信心,那么对当前的反弹行情可以稍微乐观一些。


  王晓华:市场回归理性不会一步到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市场极度活跃,多数参与者心态浮躁,只关心股票有没有概念,而不关注是否有业绩支撑。这个阶段是纯预期炒作。


  到第二个阶段,市场的活跃度会有所下降,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公司的业绩是否有正向变化,但并不关心公司的绝对估值水平。这个阶段主要寻找的是确定性强的业绩增长。


  第三个阶段,市场的活跃度降至较为稳定的水平,参与者心态比较理性,不仅关心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还注重公司估值水平的横向对比,倾向于估值低且业绩确定性强的股票。


  从当前行情初步判断,市场正在向理性投资的方向回归。(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