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刚兑终打破 母行始隔离 银行资管子公司启程路在何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刚兑终打破 母行始隔离 银行资管子公司启程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8-05-23 作者: 董希淼 

事实上,资管子公司对银行来说并不新鲜。2015年以来,光大、浦发、中信等股份制银行就开始着手筹备。而今年以来,这一进程明显加速。3月,招商银行宣布拟出资不超过50亿元设立全资的招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4月,华夏银行公告拟出资不超过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董希淼表示,结合国外资管子公司发展经验,未来资管子公司将会是一个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资管子公司不应局限于单一的产品部门或者客户部门,应更倾向于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综合平台。

董希淼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文章刊于5月21日《金融时报》。

 


“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在近期落地的资管新规中,监管层首次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资管子公司开展相关业务。
   

“和母行隔离了,风险是隔离了,但是也意味着`父爱时代’一去不复返,再做资管业务的时候,原来资金端和销售端的优势就没了。”近日,某银行业内人士向《金融时报》记者透露了他的担忧。
   

“但是,原来的银行业资管模式是不能有效打破刚兑的,成立子公司是必须的方向。这对银行业是挑战,但是也是机遇。”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从不同角度向《金融时报》记者分析了银行资管子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转型势在必行    

 

事实上,资管子公司对银行来说并不新鲜。2015年以来,光大、浦发、中信等股份制银行就开始着手筹备。
   

而今年以来,这一进程明显加速。3月,招商银行宣布拟出资不超过50亿元设立全资的招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4月,华夏银行公告拟出资不超过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4月26日,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在业绩发布会上宣布,该行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方案已获董事会通过,使得该行成为城商行之首。此外,兴业、民生也将设立资管子公司提上议程计划中。
   

不过,相对于中小银行的热情高涨,几大国有银行目前并未涉足该领域。对此,曾刚分析说:“资管子公司其实类似于独立运作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模式,对于各类牌照齐全的大行来说,仅仅是再多一个这样的投资平台,意义不大。而对于现阶段牌照不齐全的中小银行而言,确实有成立资管子公司的迫切性。”
   

同时,子公司的问世尚需临门一脚。“几大国有银行的迟疑,一个原因是在于没有看到资管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其他明确提出意向的银行也不是立刻成立,他们都要等具体规则出来,否则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申请、按照什么流程去做。”
   

“把资产管理业务由总行一级部门经营运作的传统制度,使得该业务难以和银行自营业务实现有效隔离,前中后台分工、总分行分工、部门或条线间分工都不清晰,业务运转的内部成本很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含表示,“而在根据监管导向逐步发展起来的事业部制运作下,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这只是资管业务转型的过渡阶段。”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利益输送和利益侵占,国际通行做法是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银行表内业务时,分别由不同的法人实体负责经营管理。” 李虹含进一步表示,“子公司制不仅有利于彻底解决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诸多本质问题,对于银行本身而言也是一种高效的业务运作模式。”
   

机遇挑战并存    

 

银行资管子公司脱离母行渠道所存在的影响,并非空穴来风。但对此,鲁政委认为,新的渠道也是机遇所在。“过去,银行体系内部的理财,其渠道只是母行;而现在,渠道将是整个理财市场所有的金融机构,甚至是有理财产品持牌代销资格的机构,远比过去要广。”
   

鲁政委还表示,资管子公司并非一定要推荐来自母行的产品。“当资管公司从银行独立出来以后,银行本体已经完全沦为销售的通道。对`受人之托,代客理财’信托义务而言,要在给定相同的风险下,为客户配置尽可能高的资产。这意味着银行本体的销售渠道未来会变成一个金融产品的`超市’,要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客人,而这些产品是从各个渠道来的。”
   

转型也有利于风险的隔离。“资管业务是表外业务,风险更具有隐蔽性。设立资管子公司,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隔离制度,在资管业务和银行其他主营业务之间牢固树立防火墙。”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这为风险隔离提供了制度基础。尽管在实践当中,银行也要对子公司承担一定责任,但与原来影子银行似的、在银行体内的运作方式相比,所承担的风险不可同日而语。”曾刚说。
   

同时,子公司的成立有助于提升专业性。曾刚表示:“过去,银行理财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其资金池模式,这和资产管理的本质差距很大。它考验的不是银行资管的投资能力,而是银行的融资能力,偏离了资管的本源。子公司可以打破资金池的运作,使其往正确的方式发展。”
   

“当资管在银行内部时,其薪酬体系、人员考核、管理模式及风险评估逻辑都是按照传统银行而非投资银行的模式来进行的,其资管属性难以建立。”曾刚进一步表示,“而独立有利于资管子公司面向市场,按照真正培养核心投资能力招募员工、设定相关机制等,可以真正提升银行系的资管专业能力。”
   

此外,董希淼认为,此举有助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资管子公司设立后,在适当的时机,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公司治理机制和架构优化。”
   

未来路在何方    

 

不过,资管子公司成立之后如何定位,如何与银行内部业务部门开展竞争合作,仍需进一步探索。
   

董希淼表示,结合国外资管子公司发展经验,未来资管子公司将会是一个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资管子公司不应局限于单一的产品部门或者客户部门,应更倾向于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综合平台。
   

“产品方面,资管子公司既可根据自身投研能力设计相应的资产管理产品,也可引入第三方发行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多样的资产管理产品和投资服务;客户方面,既可以为保险公司、中小金融机构等机构客户提供服务,也可以围绕行内高净值私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和财富管理服务等。”董希淼说。
   

同时,他表示,资管子公司也要加大和母行业务部门、分行的合作,提供从资产管理到融资、融智等综合金融服务,通过产品和客户的联动、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联动,成为真正的综合金融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资管新规提出“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在账户开立、产权登记、法律诉讼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对此,董希淼分析指出,这为资管子公司未来进入股票等资本市场预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下一步,资管子公司将可能成为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重要载体。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