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20 作者: 刘英
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近日在伦敦开幕,这是博鳌论坛自成立以来,亚洲和欧洲之间首次就金融合作举行国际性论坛。此次论坛以“亚欧金融互联新蓝图”为主题,围绕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一带一路”与亚欧金融合作新契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全球金融治理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受访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本文刊于11月19日《中国产业新闻报》。
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近日在伦敦开幕,这是博鳌论坛自成立以来,亚洲和欧洲之间首次就金融合作举行国际性论坛。此次论坛以“亚欧金融互联新蓝图”为主题,围绕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一带一路”与亚欧金融合作新契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全球金融治理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当前形势下,努力推动亚欧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对防止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陷阱、促进亚欧大陆可持续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亚洲和欧洲具有现实的互补性,亚欧逐步实现金融互联互通是必然趋势。
“金融互联是亚欧经济合作的重要支撑,也是本次伦敦博鳌论坛的重要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互联互通来促进亚欧经济发展,其中,贸易畅通是重点,而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那么资金融通就是欧洲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开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刘英表示,“现在正在筹建成立的‘一带一路’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上合银联体等都是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以及合作性金融的合力,共同为‘一带一路’及世界经济复苏做出努力,其核心点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此次金融合作论坛的出现对于开启亚欧全面合作互联具有实质推进的重大时代意义。
不过,“欧洲现阶段经济依旧低迷,欧债危机还没完全退烧,尤其在当下欧洲不少国家的财政赤字率和负债率都依然高企(分别超过3%和60%的警戒线)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处于深层次调整过程中,面临低增长、低通胀和低需求的发展环境。”刘英表示。
本次论坛的召开为欧洲的金融服务行业带来了相应的市场,也算是为债务危机找到了突破点,对于亚洲地区来讲,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而主要经济体积聚了大量资金,需要借鉴欧洲成熟的资本市场经验;欧洲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业渴望开拓区域外市场,同时为解决债务危机也需要外部流动性的支持。亚投行的成立可谓欧洲资本进入亚洲的最恰当时机。
曾培炎在致辞中表示,英国是最先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发达国家。伦敦是现代金融产业的发源地,也是当代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英国特别是伦敦在金融领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将对促进亚欧全面金融合作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对此刘英也表示,“伦敦将自己定位为最具流动性的全球金融中心和亚洲地区以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不仅伦敦是首个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国际金融中心,而且英国也是首个率先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伦敦在中英金融互联互通和加强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苏马·查克拉巴蒂在此次论坛中表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是亚欧金融互联的重要机构,该机构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很重视,希望今后能够加强合作。全球基础设施需求很大,将是未来重要合作领域。
刘英表示,“一带一路”就是要促进欧亚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亚欧合作:金融互联的新蓝图”对“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是直接支持的作用,其实这次会议就是在讨论具体如何落实“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如何推进亚投行的运营,是一场务实的金融互联会议。
“在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方面,融资渠道的创新至关重要。‘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欧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新契机和金融在推动亚欧产能合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亚投行可以借助亚欧合作的大平台与欧洲的金融机构合作融资,共同开发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和建设,并合作加强开发包括非洲和拉美在内的第三方市场。”刘英告诉记者。
曾培炎表示,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对亚洲和欧洲实现强劲复苏,促进跨区域经济整合,重塑经济发展活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系统整体效率,为亚欧之间持续扩大贸易和投资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欧洲是一个古老的金融帝国,发展到今天有了很成熟经验,而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对于“一带一路”与亚投行而言经验之谈可谓少之又少。
刘英表示,对于欧洲金融市场经验借鉴可从三方面谈起:一是欧洲成熟的金融市场及其运营经验是可资借鉴的,二是欧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经验可以借鉴,三是欧洲的金融监管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