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0 作者: 杨凡欣
杨凡欣认为,协议的签订有助于印度外汇汇率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降低印度实体企业在进入外国资本市场时的资本成本,有效提振市场情绪,遏制对卢比的投机压力,提升外国投资者信心。一旦重启时间确定,新的互换协议或将成为印度储备银行(RBI)拥有3935亿美元外汇储备后的第二道防线。
杨凡欣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15日《中国贸易报》。
日前,印度总理莫迪在访日期间与日本政府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金额达750亿美元。规模之大,日本和印度经贸紧密程度可见一斑。
“此举意在通过加强两国之间的金融和经济合作,防范卢比的货币危机,可为印度的外汇和资本市场带来更大的稳定性,是增加印度市场信心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凡欣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受美元加息、较高的原油价格等因素影响,印度今年资金外流加速,货币贬值加快,已经出现了财政赤字危机。卢比成为亚洲国家中波动幅度最大的货币,自今年年初开始,下跌幅度超过13%。
据悉,日印货币互换协定已于2015年失效。时隔三年,此次重启协定由印方提出,金额也增加了1.5倍(之前为500亿美元)。“为了防范本国经济出现更大波动的风险,印度急于重启协议。”杨凡欣认为,印度储备银行(RBI)不愿采取强有力措施阻止卢比下跌,增加了卢比的投机压力,导致过去六个月外汇储备减少330亿美元。日印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工具,将允许两国在规定的限额内借款,印度储备银行将获得一定数量日元,日本央行则可获得相当于印度卢比的金额,之后以相同汇率偿还金额。此举具有缓冲作用,可以确保印度储备银行有足够的资源应对货币市场前所未有的波动。
“同时,由于汇率在掉期交易中已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印度的外汇风险。”杨凡欣认为,协议的签订有助于印度外汇汇率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降低印度实体企业在进入外国资本市场时的资本成本,有效提振市场情绪,遏制对卢比的投机压力,提升外国投资者信心。一旦重启时间确定,新的互换协议或将成为印度储备银行(RBI)拥有3935亿美元外汇储备后的第二道防线。
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规模达1.3万亿美元。与印度展开基础设施开发等经济合作的空间扩大之后,双方同意在尖端技术领域等方面扩大合作。另外,美国近期用加征汽车关税要挟日本打开市场,日本政府曾公开表示,包括可能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限制措施将导致全球市场严重受挫。日本同意印度的货币互换,有助于加强日印两国的关系,在逆全球化潮流中抱团取暖。
据悉,莫迪访问期间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以下内容:“印度和日本的合作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加强了‘特别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强调“日印是世界范围内最蕴含可能性的双边关系”。对此,杨凡欣认为日印达成世界上最大规模之一的货币互换协议,既是支持卢比的最重要步骤,也体现出了日印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相反,日本也可以从印度寻求美元借款以换取日元,但该安排仅在需要时使用,有助于解决短期流动性不匹配问题。目前,日印都避免美元出现在两国货币交换当中。未来,类似的双边互换协议会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签订。
值得一提的是,在跟印度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之前,日本刚和中国签署了规模达2000亿元人民币(约合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人民银行当时发布消息称,与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有关专家认为,日本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目的很明显,即绕开美元。同时,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日元人民币交易将降低中日交易对美元的依赖性。(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