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重阳问答:如何解读习总书记近日着力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阳问答:如何解读习总书记近日着力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时间:2015-11-20 作者: 重阳投资 

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大力推进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转型三个主要维度,其中推进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实施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

  本文刊于11月20日重阳投资公共微信号。


  Q:习总书记近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


  A:近期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总书记的讲话预示着“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决策着力重点的转移,即从以往注重短期政策性刺激的需求端管理转向注重结构性改革的供给端管理。长期来看,经济潜在增速由人口、资源、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等供给因素决定;而中短期来看,经济围绕经济潜在增速周期波动。凯恩斯主义倡导的逆周期需求端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但无法提高经济增长潜力。相反,过度需求端刺激容易造成短期虚假繁荣,阻碍经济体自我调节和修正,破坏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转变以往调控思路,从供给端入手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大力推进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转型三个主要维度,其中推进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实施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


  首先,大力推进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多种维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放在首要位置,提出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目的是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其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研究表明,无论是工业革命后处于领先地位的欧美国家,还是二战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东亚经济体,都拥有健全的社会、经济、司法制度,通过好的制度激发社会活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要求,必须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财税、科技、价格、户籍、司法等制度体系,改革国有企业,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


  最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当前我国产业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一定脱节,导致企业利润下滑,投资意愿低迷。从方向上看,产业结构转型意味着从面向外需转向面向内需、从面向投资转向面向消费,从面向低端消费转向中高端消费、从面对大众化消费转向满足个性化消费。考虑到传统经济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传统产业负债率较高,产业结构转型中必须妥善处理过剩产能退出和与之对应的金融去杠杆,才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优化。(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