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全会为中国创新指明方向,利应对产业短板系列挑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全会为中国创新指明方向,利应对产业短板系列挑战

发布时间:2020-10-30 作者: 贾晋京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昨日闭幕。会议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就此向香港文汇报表示,在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面临突破的历史节点,全会为中国创新指明发展方向。当前国际局势出现复杂变化,疫情风险、产业短板一系列挑战,都需要中国以科技创新更加自立自强来应对。

贾晋京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本文刊于10月30日香港文汇报。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昨日闭幕。会议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就此向香港文汇报表示,在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面临突破的历史节点,全会为中国创新指明发展方向。当前国际局势出现复杂变化,疫情风险、产业短板一系列挑战,都需要中国以科技创新更加自立自强来应对。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多次提到科技创新问题,并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公报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唯创新才能制胜于国际竞争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记者表示,这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创新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5年乃至15年,创新必然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渡的重要年份。然而,当前中国正面临不确定性日益增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王军认为,唯有靠创新才能制胜于国际竞争当中,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追求。公报中无论是对未来5年还是到2035年的经济规划都不再是简单定量,更多的是对质量、结构、效益、创新的更为重视。

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环节

对于全会公报中关于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贾晋京表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是探索人类未知领域,主动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开辟新的产业发展重点,主动引领现代经济体系突破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主动推动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升级完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动实现美好生活愿景,开辟长远未来。

「科技自立自强首先是自立,也就是建立自主的完整创新体系,然后是自强,也就是这个体系能够支撑我国的科研走在世界前列」,贾晋京表示。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有很多方面已进入世界前沿,但也依然存在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主要存在于先发国家有长期历史积累的领域,这些构成了中国「卡脖子」的环节,也有的时候表现为大型集成系统工程产品当中的缺口环节,因此当前科技自立自强重要的方面是「补课」。只有集中力量攻克这些「卡脖子」的环节,才能真正引领中国高质量的发展。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