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养老基金启动投资运营 舆论称将流入股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养老基金启动投资运营 舆论称将流入股市

发布时间:2016-10-27 作者: 卞永祖 

对于此次养老基金托管和投资机构的筛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研究能力、风控水平和投资记录是重要的考量要素。托管和投资机构不仅要深谙资本市场行情,还要具备宏观经济政策解读、大宗商品和外汇交易等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能力。

  卞永祖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10月26日中新经纬APP。


  25日,人社部在回应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相关问题时透露,将在年内组织第一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正式启动投资运营工作。“养老钱”如何实现稳增值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曾引发国内外媒体及业内人士热议,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从国债和银行中释放出来,将最终流入股票市场,给股市带来活力。


  乐观的投资前景也给养老保险基金的托管和投资机构带来了挑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官网显示,理事会已于2015年12月与4家委托投资管理人签署《投资管理合同》,于2012年7月与12家全球投资管理人签署投资管理协议。


  对于此次养老基金托管和投资机构的筛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研究能力、风控水平和投资记录是重要的考量要素。托管和投资机构不仅要深谙资本市场行情,还要具备宏观经济政策解读、大宗商品和外汇交易等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能力。考虑到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需要长期稳定的收益,那些业绩相对良好、认可度高的机构更易获青睐。


  人社部消息称,年内将加快研究制定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评审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做好与地方的对接工作,研究推出基金资产配置、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相关预案。有专家认为,作为初期“入市”的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标的或产品应相对保守,以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为主;同时,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把流动性目标置于首位,其委托投资的投资期限不宜超过五年,避免打乱养老金支出计划。


  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是实现“养老钱”稳增值的有力保障,卞永祖对此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设立监管部门并完善相关法规,以公开化的投资信息接受全民监督;二是借鉴其它国家养老基金的投资经验,适当引进国外的托管和投资机构,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三是充分考虑基金运营的特点,对其投资范围加以限定,尽量避免资金流入高风险的股票;四是强化对托管和投资机构的审计工作,定期考核。


  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山东和广东已先后委托全国社保基金会进行投资,还有浙江、江苏等7个省市基本养老基金结余超过千亿元,有望相对较早的实现投资管理。


  今年7月彭博社的报道中,业内人士甚至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影响力比作股神巴菲特带给市场的信号效应。日本一家研究机构在计算上交所年交易额中散户与机构投资者的比例时曾预测道,中国的养老金入市将起到降低股市波动的作用。而卞永祖认为,山东和广东两千亿元的入市金额相对于沪深股市来说体量极小,且入市时机是分散的,结点不高不会对股市产生冲击,银行业和债市也不会因资金抽离而受到负面影响。(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