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大爆发之年,互联网机构纷纷大张旗鼓地销售金融产品,理财收益不断拔高,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倾囊相购。近日,一家名为“钱先生”的网站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这家网站以团购方式销售多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并声称交易资金100%安全。不过,北京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银行日前先后发布声明,与“钱先生”网站撇清关系,但这家网站仍在堂而皇之地销售这些银行的理财产品。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大爆发之年,互联网机构纷纷大张旗鼓地销售金融产品,理财收益不断拔高,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倾囊相购。近日,一家名为“钱先生”的网站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这家网站以团购方式销售多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并声称交易资金100%安全。不过,北京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银行日前先后发布声明,与“钱先生”网站撇清关系,但这家网站仍在堂而皇之地销售这些银行的理财产品。
“钱先生”被指擅自销售理财产品
如今,以购买理财产品打理钱袋子的投资者大有人在。买东西讲究货比三家,理财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少投资者都曾经在许多银行之间苦苦寻找收益高、风险小的产品。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一些理财研究机构搜罗了众多银行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建议和选择。而“钱先生”则是作为平台,将许多银行的产品以团购形式销售。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钱先生”网站目前正在销售276款理财产品,涉及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包商银行、渤海银行等近20家银行的理财产品。
经过北京商报记者比对发现,“钱先生”网站所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与银行渠道给出的投资收益基本一致。该网站最大的卖点在于将原本起购门槛为5万元、10万元甚至更高的理财产品,以“团购”的形式让散户分散购买,起投金额甚至只需1元。另外,该网站可跨行购买理财产品,比如要购买江苏银行的产品,可以用工行、农行、建行、招行、中行、交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等21家银行网银支付,另外还能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盛付通”付款,大大方便了投资者的申购。
“钱先生”客服表示,目前网站在售的近20家银行的诸多理财产品,网站每天都会更新产品信息,1元起售,没有金额限制。客服表示这些是跟银行有合作的。投资者如要购买相应产品,须先注册虚拟账户,将银行借记卡资金转入该网站的账户,递交以后,由该网站集合要购买这款产品的资金统一认购。
然而,多家银行均否认与“钱先生”网站存在合作关系。北京银行发布声明称, “钱先生”网站公布该行理财产品的公开信息,吸引客户使用第三方支付公司订单支付功能“购买”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北京银行从未授权“钱先生”网站及其相关机构销售该行理财产品,也从未与其开展任何形式的理财产品业务合作,客户从其网站购买的“理财产品”并非北京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该网站所列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辅助服务”、“受托购买服务”及相关资金流向等内容也从未得到北京银行任何形式的授权和许可。
随后,广发银行及中国银行官方网站均发出公告,声称从未授权“钱先生”网站及其他机构销售其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从未与其开展任何形式的理财业务合作。与“钱先生”网站撇清关系。
而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就在中国银行官方声明发布之后,“钱先生”仍在销售该行的多款理财产品,包括中国银行澳元七日有约HJB1202G7D95和中国银行欧元七日有约HJB1301G7D49、中国银行搏弈42天按期开放-AQKFDZA42D(保本型)等。
资金安全及盈利模式存疑
对于网站上的理财产品,“钱先生”的名义是“受托购买服务”,其自称功能为“理财产品信息搜索服务”,而投资者通过网站搜到合适产品后,可“委托”其进行购买。
根据该网站介绍,“针对某些第三方理财产品,‘钱先生’运用自己研发的商业模式,帮助用户解决诸如产品发售门槛以及跨行购买等实际问题。‘钱先生’承诺,在接受您的委托后,会完全按照您所选择、输入或确认的购买交易操作执行。如因该理财产品的发售期限等问题,按照该商业模式仍未能成功为您实现交易需求,则‘钱先生’会立即通知您交易未成功,并及时将您委托的理财资金返还给您。”
那么,“钱先生”是否具有受托购买理财产品服务的资质呢?据了解,“钱先生”网站所有权和运作权均归钱咸升(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在工商资料中,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技术推广、技术开发;应用软件服务;产品设计;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其中并无与“金融”、“投资”、“理财”相关的业务许可。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将资金划至该网站虚拟账户,购买产品后,就无法跟踪、确认资金去向。北京银行、广发银行和中国银行所发布声明中,均提到了资金安全的问题,上述银行均表示,该网站所列银行理财产品及相关资金流向等内容从未得到该银行任何形式的授权和许可。北京银行的声明最后部分还提醒投资者提防各类假借银行理财产品之名的金融诈骗。
另一方面,令业内人士颇感兴趣的是“钱先生”网站的盈利模式。事实上,“钱先生”网站销售的产品收益率与银行自身的报价一致,也就是说,由投资者获得100%投资收益,那么“钱先生”自身怎么赚钱?
第一个猜想是手续费收入。但根据网站提供的信息,在“钱先生”平台做交易,“钱先生”本身不会收取用户任何手续费,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会根据情况收取不等的手续费。手续费分为两部分,其中,本金部分,从支付成功日期开始算,到用户申请提现日期,如果超过90天,则收取投资金额2%。的交易手续费,如果低于90天则免除这部分手续费;收益部分,如果收益低于1万元,收取1元手续费,如超过1万元,则收取2元手续费。手续费都将在投资者申请提现的时候收取。为此,“钱先生”网站还特别建议投资者支付成功后,尽量不要在90天左右提现。可以选择短期产品规避这部分手续费,或者增加投资时间,收益部分可以很快抵消掉手续费。
另一个猜想是从银行收取销售费用。某城商行理财人士透露,一些第三方理财公司曾与银行洽谈过团购银行理财产品,他们提出分销或包销某款理财产品,要求银行额外补贴费用。
购买理财产品应选择正规渠道
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应经过风险评估、与银行签署理财协议等基本流程并通过银行正规销售渠道。监管部门也始终强调风险匹配,将合适的金融产品卖给承受能力匹配的投资者。而“钱先生”网站将原本门槛为5万元、10万元的产品进行“分拆零售”,或许会让许多风险承受不高的投资者购买了不适合的产品,像“钱先生”这样的网站1元起售理财产品,这里面会有很大的风险,投资者要提高警惕,万一出现卷款跑路的现象,受损害的还是投资者。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监管部门设置的理财产品投资法规,均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杜绝欺诈和误导销售的发生。互联网金融业务很轻松地绕过了这些措施,看似方便了投资者,却为以后的风险和纠纷埋下隐患。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奚君羊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机构难以确定。由于互联网平台并非金融机构,而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由银监会、证监会监管似乎并不恰当。而工商管理部门对金融活动并不了解,也不能有效监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工商管理局与金融管理机构应联合协调管理。(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