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受邀菲律宾学术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
11月24-25日,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中菲关系历史渊源和持续发展——纪念苏禄王使华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菲律宾外交部、菲律宾华人研究会、菲律宾雅典耀大学、菲律宾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德州学院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纪念活动。
人大重阳网讯:11月24-25日,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中菲关系历史渊源和持续发展——纪念苏禄王使华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菲律宾外交部、菲律宾华人研究会、菲律宾雅典耀大学、菲律宾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德州学院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纪念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信息中心总编胡海滨在会上作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菲合作创新”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中菲两国关系的历史追溯、“一带一路”建设与中菲合作的机遇与创新、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中菲合作、关于推进中菲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案例分析与契机展望,并对中菲合作前景给出了具体建议:第一,解决两国发展不平衡的共同问题,需鼓励两国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间的经贸往来,通过成立中小企业商会或者行业协会等半官方性质的模式点对点直接解决问题,推动经贸往来,并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低门槛、低成本,打造“原产菲律宾”国家品牌资产;第二,推进科技产业链的合作。积极对接两国之间的科技产业政策,共同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创新产业服务,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利用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推动科技产业、科技金融合作及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创新服务示范平台建设;第三,中方积极投资菲律宾比较优势产业,如服务业、旅游业等,中国大型企业参与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带入中国融资平台,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并承担培训人才的工作。而菲律宾应该积极实现工业、制造业的升级,学习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大量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保障中国企业在菲的安全以及基本利益;第四,以扩大直接投资的方式,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改变当前重贸易、轻投资的局面,特别是对于亟待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提高“一带一路”项目的普惠性,造福当地居民;第五,加强智库合作,推进民间交流,和平发展是中菲共同的目标。搁置争议,着眼发展应是两国现阶段的主要理念,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增进文化了解和认同,并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才交往来增加相互依赖度,是实现两国互利共赢的重要手段。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菲律宾群岛南部苏禄国苏丹率眷属陪臣340余人来华访问,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后苏禄东王回国途中不幸病故于中国德州,明成祖命以王礼厚葬,其长子回国继承王位,二子、三子留居中国守墓,至今已形成了德州苏禄王后裔——安、温家族,成为中菲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中菲建交以来,中国的苏禄王后裔与菲律宾的苏禄苏丹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架起了中菲友谊的桥梁。菲律宾外交部非常重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认为是中菲关系发展的重要文件。
会议期间,与会者还参观了菲律宾华人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是根据已故的人类学家、华人研究专家施振民先生的构想建立的。博物馆展示了华人在菲律宾各个领域中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发展。1995年,时任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亲自主持了博物馆动工仪式。1999年1月19日,博物馆正式落成。前来参观者不仅有菲律宾人和当地的华人,也有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游客。最多时一天的参观者就达上千人。(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