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7 作者: 王文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明确为“三大支撑带”。国家为何要打破原来的以省为单位的区域发展战略进而打造三大支撑带,此举意义何在?在区域地理环境、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前提下,支撑带战略该如何发挥最大功效?各地又应如何抓住这一新机遇,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更多地与国家区域战略融合?本专题聚焦各界对这些重要话题的看法、倾听专家声音。
受访人之一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4月27日财经界。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战略组合
编者按: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明确为“三大支撑带”。报告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结合起来,加强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国家为何要打破原来的以省为单位的区域发展战略进而打造三大支撑带,此举意义何在?在区域地理环境、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前提下,支撑带战略该如何发挥最大功效?各地又应如何抓住这一新机遇,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更多地与国家区域战略融合?本专题聚焦各界对这些重要话题的看法、倾听专家声音。
为经济发展补足动力
培育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体经济发展,一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013 年9 月,李克强总理就在南宁抛出“区域方略”:在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发展层次和质量的同时,特别要做好内陆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
“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 李克强说,从现阶段各方面条件看,着力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同时,促进西北地区增强实力,在向西开放中形成新优势。
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区域战略逐步走向全局性和整体性。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战略组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结合起来,加强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这是国家首次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概括为“四大板块”,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个支撑带”。分析认为,三大支撑带基本可以说涵盖了中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几个地区,通过这一新的支撑,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走向深入,并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金融航运、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经济带成“十三五”区域战略重心
据悉,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可能出现明显变化。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过去10 年惯用的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划分方式将逐渐被经济带、经济区概念取代。尽管最终将规划多少条经济带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是“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规划肯定位列其中。
据权威人士介绍,从目标来看,“十三五”规划对于区域经济工作的定位仍然是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但是考虑到当前区域经济形势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将转为通过经济带、经济区促进各地区发展。这里所谓的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
在入选“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公开遴选的“‘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组看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的变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采取四大板块划分,尽管从地域上实现了全覆盖,但由于具体政策需要不断细化才能更有针对性,所以导致区域发展政策落实情况不及预期。正是认识到这一问题,为了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国家近年才推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规划;推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在随后扩围至天津、福建、广东;推出了一批国家级新区。目前来看,这种经济带、经济区的设定,可以让区域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更加明确,所以今后这一思路将延续。
其次,过去中国区域经济的支撑点主要是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都在东部,区域空间分布并不均衡。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出现了多个支撑点态势,除上述3 个之外,至少还有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 天水,形成7 大支点,空间结构趋于优化。再次,“十一五”开始,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产业转移在我国各地区之间快速推进,比如长三角的制造业转移到安徽等长江中游地区,随后甚至有一部分继续转移到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等地,使得产业发展更加协调。
综合多方信息,规划中经济带的数量肯定会多于此前的区域板块,而且肯定包含“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这三大国家战略。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认为,这三大经济带将是“十三五”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其中,长江经济带是支撑中国经济的脊梁;“一带一路”,尤其是其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的则是要打造国家区域治理现代化首善之区。
如何打造三大支撑带
由于各大区域地理环境、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不一样,因此业内认为,要打造三大经济支撑带,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
以东北地区为例,虽然体制机制改革使东北地区的活力迸发,但旧的体制机制惯性依然存在。所以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密切和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经贸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据悉,东北振兴第二个十年规划已经征求了相关方意见,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根据相关消息,今后,国家除在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东北地区进行支持外,还将推进东北地区火电行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研究解决东北风电并网及消纳问题,研究支持分散式能源建设,推动大连液化天然气工程项目实现竣工投产。
而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支持力度,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各方观点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这是一个新的区域发展的战略,不同战略着眼点不一样。京津冀协同发展,着眼于优化在环渤海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以优化各种功能的布局,使得北京更好发挥首都功能,把非首都功能输出,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河北的发展。长江经济带是用好长三角龙头对沿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中西部省份的辐射作用。原来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同质化的战略,比如振兴东北三省,长江经济带则是横着的,通过有落差地区的区域规划去优化生产力布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潜力就是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发展水平还不高。
“ 一带一路” 则是跨境的, 覆盖五六十个国家的大战略,是通过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深化经贸合作和民间往来,来促进更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在周边和外部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
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新空间。因为中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这实际上也是潜力所在,在推进新的区域一体化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产业转移和合作等方式,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动力。所以,区域发展空间的增大将极大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发展首都经济圈,带动河北转型;长江经济带则以东部地区为龙头,横向带动部分中西部省市发展。另外,“一带一路”可以作为区域发展的总抓手,因为“一带一路”很大一部分涉及西北和西南的省市,可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所以说,这三个支撑将形成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增长点,扩宽经济增长空间,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会更快,在未来发展中形成全国一个新的发展格局。
3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使得中国经济回旋余地较大。“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可以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城市和沿海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农村和内地获得新的优势,进而使一些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这种跨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推进效应在大国会产生新的生产力。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而言,距中国相对较近的国家可以优先推进,政局稳定、与中国保持长期友好关系的国家也可以优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的国家也要优先推进,因为只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了,相关制造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还要在一些国家优先做出良好示范,从而吸引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加入。
4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这三个增长战略很好地把握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间不平衡问题,也是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的问题。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主要关注对内开放。这两个战略涉及中国最具潜力的几个地区。通过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加大区域间的协同,来推进区域间开放和国内资源的整合。这也是解决当前中国各地市场不统一问题的途径。打通省际之间的联系,协调货物贸易、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统一市场,降低区域间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效率。
“一带一路”则是转移国内优势富余产能的重要通道。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整合资源,协调利益,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在这三个增长带的推进过程中,重要的是打破利益藩篱,打通思想、政策和市场阻碍,以更开放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身发展、区域发展和国家发展。(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