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银行业将告别垄断 未来我们可以跟银行讨价还价未来,我们可以跟银行讨价还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银行业将告别垄断 未来我们可以跟银行讨价还价未来,我们可以跟银行讨价还价

发布时间:2013-11-28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政策环境看,民营银行的成立和发展,还需要两项重要的政策配套: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这将为民营银行的自主经营奠定重要基础;二是存款保险制度,这将有利于增加民营银行的信用,使之获取更多的公众信任,也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这两项政策尚未完备的时候,民营银行可能只会在局部区域试点,大规模的铺开可能性不是太大。

 

  从“探索”到“允许”,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民营银行的定调,再一次引爆了民间资本进军银行业的热情。36家民营银行的名称已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还有很多正在准备提交申请。


  有机构测算,未来5年每年银行净增的数量在15-20家左右,到2017年末,预计新增设立的民营银行的整体资产规模应该控制在1.5万亿-2万亿。


  未来,民营银行的资产规模在金融业的占比可能不高,但是数量会很多。对老百姓和企业主而言,这意味着,可以选择的余地大了,议价的空间也大了。而与此同时,“银行不会倒闭”的传统观念也将彻底打破。


  浙江资本竞逐民营银行


  民营银行的靴子终于落地,设立或参股民营银行再度成为A股市场一个被追捧的板块。11月20日,鑫科材料、鑫龙电器、神剑股份三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出资的方式,参与发起设立大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而投资发起人中,网球大满贯双打冠军晏紫名字的出现更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今年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由“探索”变为“允许”,一词之差意味着民营银行大门打开了。

  据统计,本月已经有14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而此前,更已有22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预核准。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共有36家民营银行名称已获得(预)核准。


  “如果浙江有两个试点名额,其中一个应该会给温州。”温州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温州的民间资本对进军银行热情很高,就他所知,温州有几十家企业对民营银行感兴趣,他所接触的有十几个企业圈子正在为申请民营银行做准备。“工商名称审核不是关键,关键是银监会的审批。我们预计民营银行的试点条例最快下个月会出台,等条例一出台,正式的申报工作就会启动。”


  周德文说,目前传闻各地会采取配额制度,江浙一带的民间资本活跃,对民营银行兴趣浓厚,名额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在温州,正泰集团发起的正泰银行、浙江瑞安华峰集团发起的华瑞银行在当地呼声较高。“其他地区已经放出风声,欢迎温商去投资设立民营银行,温州本地的一些企业也在考虑去全国寻找机会。”


  未来银行也可讨价还价


  在一家从事纸业的民营企业负责财务的陶先生告诉记者,企业一年的销量不过五六百万元,在大银行眼里,这样的企业根本不算什么,申请贷款不容易,即使申请下来利率也要上浮。如果以后有门当户对的民营银行,选择余地会大很多。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郭剑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前提下,银行之间会错位竞争,一些优质的企业可以货比三家,有可能从银行拿到更优惠的贷款利率。


  对老百姓而言,民营银行的开设,同样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议价空间。“目前大家能预想到的是,民营银行为了吸收存款,可能会给出更高的存款利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现行利率政策,贷款利率最低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打7折,存款利率则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更高的存款利率和更优惠的贷款利率,这是很多人对民营银行的期许。不过,郭剑认为,未来民营银行的加入,并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更细化的分工合作。“在美国有上万家银行,但是大而全的银行并不多,很多小银行只在一个区域内发展,做十分特色的业务。”郭剑说。


  由于银行机构众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也会提高。在国外一些银行,因为市场的充分竞争,消费者甚至可以跟银行讨价还价。如在新西兰,购房者可与银行就房贷条件讨价还价,银行不仅不收任何手续费,还给客户一定比例的现金返还。甚至有银行以更优惠的贷款条件,以及承担违约金等措施吸引客户将房贷转至自家银行。


  目前,我国已经有300多家银行,不过,这些银行绝大部分属于国有性质,完全由民间资本掌控的银行,仅有民生银行一家。
据平安证券的估算,按照未来5年每年银行净增数量在15-20家左右的水平来推测,到2017年末,预计新增设立的民营银行的整体资产规模应该控制在1.5万亿-2万亿,占银行业总资产比例大约为1.4%;推算民营银行每年将扩大贷款投放3000亿,大约占到贷款新增量的2.3%左右。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政策环境看,民营银行的成立和发展,还需要两项重要的政策配套: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这将为民营银行的自主经营奠定重要基础;二是存款保险制度,这将有利于增加民营银行的信用,使之获取更多的公众信任,也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这两项政策尚未完备的时候,民营银行可能只会在局部区域试点,大规模的铺开可能性不是太大。


  以后银行有可能会倒闭


  近日市场盛传,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制度最快今年年底推出。


  “今后民营银行开出来了,存款利率可能很有吸引力,但是储户也要谨慎选择,因为民营银行的风险会更大。”农行浙江省分行高级经济师吕志强提醒,此前,国内银行也曾发生过兑付危机。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海南发展银行因严重支付能力不足而关闭,境内居民在该银行的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最后由央行指定工商银行保证支付。此后发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破产案,最后同样由央行指定其他商业银行予以救济。这两起金融机构倒闭破产,最后都是由国家买单。然而,一旦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后,国家将不再为银行兜底。这意味着,以后银行也会倒闭。


  在吕志强看来,在发放民营银行牌照之前,应该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了这个安全垫,民营银行一旦经营失败导致破产时,中小储户的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据悉,如果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所有涉及存款的金融机构将被要求购买该保险。一旦银行发生兑付危机,保险机构将对储户进行赔付。吕志强告诉记者,在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也是用来保护中小储户的,在这个机制下,储户不会把大额资金放在同一家银行。此前有关部门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98%的存款小于50万元,因此市场预测存款保险支付的最大赔付额度可能是50万元。

 

  不过,也有一些市场预测认为,未来存款保险对单个储户的赔偿上限应在20万元至50万元的区间内。董希淼说:“根据我们的存款账户资金量情况,未来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赔付20万元至30万元上限的概率会比较大。”对企业来说,可以货比三家,有可能从银行拿到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对老百姓而言,民营银行的开设,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议价空间。(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朱雪利、徐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