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6 作者: 王文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评价王文是“中国青年学人中的一位佼佼者、中国新型智库的一位标杆人物”。王文悉心经营的人大重阳已从当年出发时的“小舢舨”,成长为能远征的“科考船”。在中国主场外交和十九大等重要会议期间,一批人大重阳的智库学者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发声亮相。
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5月5日《大公报》。
巩固根本,面向未来,五四新青年的精神传统不能断流。“五四运动”发生一百年后的当今中国,80后已成为社会中坚,90后冉冉升起,00后也步入大学校园,青春的力量勃勃而富有生机。大公报采访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位青年代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践行着各具特色的“青年中国说”,以自己的人生故事,拼贴出新时代中国“新青年”的赤子图景,定义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五四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1980年出生于浙江义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时,笑着问发言的青年学者:“你刚好是1980年的?你们研究院为什么叫‘重阳’?”作为最年轻的参会专家,王文在会后声名鹊起。
早在2013年智库成为中国学界和媒体的“概念股”之前,王文已由媒体人转型,参与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的创办中。他第一篇以人大重阳负责人身份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写道,“中国要有一个长远的未来,需要知识和思想的崛起。”人大重阳迅速在智库界闯出名堂,仅用两年便入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评定的“全球智库150强”,王文也被评为“2014年中国智库十大代表人物”。
在兰州大学求学时,王文就曾重走古丝绸之路,从那时起,“脚底板下做学问”就成了他笃信的治学之道。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王文先后调研了近50个相关国家和内地上百个县市。基于这些宝贵的实地调查和综合研判,人大重阳提出一系列关于“一带一路”的创新理念和主张,参与不少重要文件起草。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评价王文是“中国青年学人中的一位佼佼者、中国新型智库的一位标杆人物”。王文悉心经营的人大重阳已从当年出发时的“小舢舨”,成长为能远征的“科考船”。在中国主场外交和十九大等重要会议期间,一批人大重阳的智库学者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发声亮相。谈及未来目标,王文说,中国崛起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学者的世界影响力和知识输出还远远不足。“我的一个中国梦,就是有一天,我作为中国学者之一,能写一本书在全世界的机场裏销售。”(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