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盟友+对手 金砖银行背后的较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盟友+对手 金砖银行背后的较量

发布时间:2014-07-15 作者:  

2012年3月,在第四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对金砖银行的宗旨和目的进行了规划,并指示五国财长审查该倡议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由于五国经济状况截然不同、外交目标迥异、政府形式各有差异,正当外界认为跨越这些差异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时,却传来金砖银行将在7月在巴西福塔雷萨举行的金砖峰会上正式成立的消息。

  “细节里面有魔鬼”


  金砖银行的倡议是源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和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斯特恩勋爵的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印度向其他四个金砖国家提出了共同建立一个新开发银行的倡议。


  2012年3月,在第四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对金砖银行的宗旨和目的进行了规划,并指示五国财长审查该倡议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西方有句俗语,“细节里面有魔鬼”(devilsisinthedetails),说的是不论你做什么,要小心考虑到所有的细节,否则不知哪里就会出麻烦。而金砖银行成立之初的协商,正是在细节里寻找一致。作为一个跨区域的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多边开发机构,金砖银行在开创之初,困难便是这些细节问题。


  “比如银行职能、成员开放性、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信用评级、总裁任免、总部选址等,没有一个是能轻易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徐秀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在金砖银行的总部选址上存在诸多争议。


  国内普遍意见认为总部选址应放在上海。“中国在金砖国家内部有较大的发言权,金砖银行总部可能会落户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蒋先玲表示。


  但是考虑到金砖国家在经济规模和实力上的差距,再加上财政杠杆作用不同,对于银行的选址等细节问题,各国的态度仍然非常谨慎。根据计划,金砖国家中的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已各自提名本国一个城市作为金砖银行的总部。


  但截至目前,总部到底设在哪里仍悬而未决。


  事实上,在资本结构上,就有部分成员担心中国试图通过注入更多的资金来获得更多的股权。比如,印度希望每个国家出资100亿美元,银行的初始资金的最大规模控制在500亿美元。而中国希望初始资金达到1000亿美元。


  金砖银行的谈判从2012年新德里峰会发起倡议至今,已经两年。


  “部分原因是成员国在一些基本议题上分歧严重,而且从很多方面来看,这些国家与其说是盟友,还不如说是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对手。当前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之间也存在很多矛盾,印度当前正在进行海军扩张并进驻印度洋,这些紧张关系不解决,真正的合作肯定会受影响。”国际专家表示。


  如此多的“不一致”


  不过,这五个国家是如此的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也为他们之间的合作,增加了更耐人寻味的注脚。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13年发布的报告,金砖五国几乎不进行相互投资,而是更青睐邻国和发达国家中的主要经济体。报告称,金砖国家中仅有2.5%的对外投资流向彼此,同时却有超过40%的对外投资流向了发达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即欧盟、美国和日本。


  事实上,自2009年在俄罗斯举行首次全会以来,金砖国家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寥寥无几。


  “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副教授赵可金如是表示。


  在赵可金看来,五国对于合作各有不同的诉求:俄罗斯希望借金砖合作提高同西方打交道回旋的余地,想搞成牵制美国和西方的“安全平台”,并希望扩大俄在能源资源领域中的话语权;印度虽然看重金砖机制,希望在能源资源和环境变化领域中分担压力,但是顾忌美国与印度的关系,态度相对比较谨慎和低调;巴西希望通过金砖国家合作获得金融和投资支持,提升巴西在资源和能源领域中的话语权,增强巴西提升在南美地区中的影响力;南非则希望通过金砖国家合作提升自身的政治影响,获得实现国家发展的宝贵外部支持,提升南非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


  事实上,不仅是总部和行长人选问题面临分歧,金砖银行的运转方式等细节问题也需进一步商讨确立。各国之间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民族文化,甚至由于历史、地缘等原因造成的利益冲突、民族积怨依然存在,使得各国之间的合作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


  首先,各国之间的政治利益不总是一致的。


  社科院《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指出,中国和俄罗斯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许多问题上两国都具有一票否决权。虽然中俄两国都是负责任的大国,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在保证本国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难免会侵害金砖国家其余国家的利益。


  另外,金砖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差别较大,为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获得各自的利益,五国采取的策略和诉求也会有所差别,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各国一般优先考虑本国的金融利益,这可能会损害其余四国的金融利益。


  其中,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但在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的金融体系以股市为主。


  “设立金砖银行,对以证券市场为主的俄罗斯而言,起到的作用就会较小。”国际专家表示。


  而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比较突出。


  《蓝皮书》同时指出,“在劳动力市场上中国和印度存在竞争,巴西坚持农产品贸易自由,而印度主张对农产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另外,中国的制造业贸易顺差给巴西和俄罗斯的制造业带来较大冲击,后者不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应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美国削减QE催生金砖银行亮相


  由于五国经济状况截然不同、外交目标迥异、政府形式各有差异,正当外界认为跨越这些差异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时,却传来金砖银行将在7月在巴西福塔雷萨举行的金砖峰会上正式成立的消息。


  早在2013年第五次金砖国家峰会上,金砖银行职能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一,简化金砖国家间的相互结算与贷款业务,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保障成员国间的资金流通和贸易往来;二,共同的外汇储备和应急基金,要规定银行未来的投资方向,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工业等中长期投资的贷放款和投资措施等制定规则;其三,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经济困难和财政困难时,除了向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外,也可以向金砖银行求助。


  “美国削减刺激举措促使许多资金撤出这些新兴市场后,为了应对由西方国家政策产生的层出不穷的金融和经济问题,金砖国家希望正式启动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斯义表示。


  而俄罗斯咨询公司HEADS的副总经理NikitaKulikov表示,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池主要是作为一种保险措施,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问题时,外汇储备池可以为其提供帮助。今年发生的卢布贬值等一系列事件更加表明了这种保险的必要性。


  “当某个成员国因美联储退出QE而导致本币急剧贬值或资金快速流出以及发生银行系统危机等问题时,可以向外汇储备池寻求帮助。”NikitaKulikov表示。


  另外,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时,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投资者避险逃离现象普遍,常常出现股市走低和货币汇率下跌的想象。


  “金砖银行的设立,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该组织的建立,也是士气一度低迷的金砖国家联盟有力宣布重返世界经济政治舞台的开始。”费兹帕特里克认为,


  不过,对于金砖银行未来前景,业界专家却看法不一。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熊爱宗认为,金砖银行作为全球多边发展机构的重要补充,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蒋先玲则持悲观态度。


  “各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而诉求也各不相同,金砖银行的成立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影响。”蒋先玲表示。


  而费兹帕特里克则更多表现出金砖五国未来合作的担忧:“我现在很怀疑金砖国家能够真正团结起来,它们都是大型发展中经济体,相似点很多,表面看他们是抱团发展的政治团体,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关系,其政治上和文化上差异过大肯定会影响其真正团结。”费兹帕特里克表示。(来源:中国企业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