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4 作者: 董希淼
国内P2P行业已经完全名实不符,真正做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贷款平台服务的少之又少。但与普通的民间借贷相比,P2P近年来已经被包装得相当“高大上”,其危害性也更隐蔽:一是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俨然一幅“舍我其谁”的金融新贵模样;二是借着“普惠金融”名义,宣称为普通民众提供低风险高回报的服务;利用复杂的资金池等模式设计各种理财产品,让人看得云里雾里,HOLD住那些不明真相的民众。
从近日举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会议上了解到,银监会正在制定的P2P监管细则有望年底出台,其严厉程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P2P企业恐将面临转型和规模缩减的局面。
P2P被指名实不符
P2P网贷在当下的中国,不热得一塌糊涂都挺难。行业处于“三无”状态(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想玩的人似乎来去自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面对这股席卷全民P2P热潮,说了两个感觉可以说是概括了行业的现状。
第一个感觉是“不明觉厉”。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千家P2P平台,2013年行业总成交量约100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20万人。这可能还是保守估计,据说整个P2P市场规模已经接近2000亿元。该行业的龙头宜信公司,员工超过了3万人,不亚于一家中型的银行。眨眼间,P2P不但从娘胎里生了下来,更长成一个大孩子了,不得不刮目相看。
第二个感觉是“不寒而栗”。Peertopeer,原指个人与个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相互借贷,从事的应是信息发布、借贷撮合等中介服务。但国内的P2P公司,当然都不满足于此,他们嫁接了一些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俨然成为一个财富管理机构。事实上,多数P2P平台,不过是地下钱庄由暗翻明的新渠道,是民间借贷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式。
董希淼认为,国内P2P行业已经完全名实不符,真正做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贷款平台服务的少之又少。但与普通的民间借贷相比,P2P近年来已经被包装得相当“高大上”,其危害性也更隐蔽:一是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俨然一幅“舍我其谁”的金融新贵模样;二是借着“普惠金融”名义,宣称为普通民众提供低风险高回报的服务;利用复杂的资金池等模式设计各种理财产品,让人看得云里雾里,HOLD住那些不明真相的民众。
前段时间“旺旺贷”欺诈投资者事件,引发了百度推广大规模清理网贷平台。但跑路事件并未因此停止,网贷之家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5月仍有7家平台跑路或关闭。
6月7日,北京P2P平台网金宝疑似跑路。多名投资人爆料称,网站从4日开始就不能打开,他们已经向警方报案。
“目前这个行业没有门槛,直接涉及钱的行业,不监管不行,期待政府早日监管,这样才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合力贷创始人刘丰指出。
翼龙贷CEO王思聪告诉记者,6月8日上午,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找几家平台和律师讨论这件事情。会上商讨,下一步可能将联合对北京地区P2P平台和民间借贷进行排查。他还透露,目前银监会正在制定相关的细则,不久可能就会发布。除了一直强调严守“四条红线”之外,他感觉银监会会更加严厉。
其实,今年的“跑路事件”已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5月22日,银监会召集国内知名P2P平台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就行业准入门槛、投资者保护、资金监管等问题征询意见。5月25日,包括银监会、央行在内的监管机构再次召集P2P机构,进行行业情况摸底。
“在观察中逐步规范,还是由央行负责互联网金融的总的规则制定。央行下设互联网金融协会,条法司正对行业监管细则进行研究,央行将出台总体政策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导向规范。互联网金融协会已经报民政部审批,很快将成立。而成立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是监管步骤的第一步,随后协会将牵头制度行业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金融市场研究处处长庾力近日在第四届支付创新大会上表示。
联手制定行业监管策略
目前一行三会正联手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策略,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其中,央行负责研究制定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规则,对行业进行总体指导,证监会负责众筹领域的监管,银监会负责P2P领域的规则制定及监管。而由于P2P平台数量和规模的迅速膨胀,今年以来跑路事件频发,银监会近期密集召集P2P企业召开摸底会议,就准备出台的细则征求行业意见。
全程参加了银监会摸底会议的翼龙贷CEO王思聪表示,由于P2P经营模式在不断分化组合,监管层短期内可能还难以确定监管思路,但他预计银监会很有可能还是将P2P行业引导回归至信息中介的角色,严守四条红线,包括不提供担保、不设资金池等。
目前的P2P网贷平台为吸引投资资金,基本都有担保措施为债权增信,包括自行设立担保公司完全担保、设立风险基金部分担保以及第三方担保等多种模式。而参会的部分企业代表坦言,监管细则有可能在担保方面设限。
王思聪认为,如果银监会监管思路更为激进的话,甚至可能彻底禁止担保,而由投资人自行判断投资风险。同时银监会也会通过禁止债权拆分、设立募集资金限额、控制借放贷人数等多种限制控制风险。
投哪网李志刚也表示,未来投资者保护可能不再是依赖担保,而更多地依靠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强化资金托管,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及平台从业人员资质限制等多项措施降低风险。
畅贷网CEO施俊更是将当前P2P跑路的原因之一归于资金第三方托管模式,他认为,从支付清算的渠道来看,P2P和第三方支付签署的托管协议难以对P2P企业形成约束;如果是由银行托管资金的话,则资金纳入监管,可避免P2P企业个人卷钱跑路的事件。
对于银监会的监管细则,业内讨论的另一个热点就是未来P2P行业准入将采取注册制还是牌照制。王思聪表示,监管层应该还在斟酌考虑中。如果采取注册制,则监管的模式将更市场化;而如果是采取牌照制,则未来P2P更类似金融机构,监管会从严。
截至2014年3月,可统计的P2P平台数量已增至1217家。而据王思聪了解,监管层方面的态度是:如果采取牌照制,P2P发放的牌照数量不会太多,更不会像第三方支付牌照超过200家,这样大量未获牌照的平台可能沦为非法。
不过,就王思聪看来,牌照制也有利于对P2P业务和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作出明确划分,避免以P2P名义从事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另外,像陆金所这样以非标资产交易为主的平台,有可能将P2P业务独立出来。
此外,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目前监管标准还存在较多争议,P2P的监管细则最快可能在年底出台。而证监会正在制定的股权众筹监管细则很可能先于P2P监管规则,于近一两个月内出台。(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