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APEC会议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重回中国,于11月在北京召开。峰会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此次会议,大国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在APEC中的角色都是全世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在中国网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2014年北京APEC峰会倒计时”智库沙龙活动中,众多专家围绕APEC会议的热点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文章刊于中国网。
2014年APEC会议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重回中国,于11月在北京召开。峰会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此次会议,大国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在APEC中的角色都是全世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在中国网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2014年北京APEC峰会倒计时”智库沙龙活动中,众多专家围绕APEC会议的热点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在会上发言
本次北京APEC峰会时隔13年以后重新回到中国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在主持会议时认为在13年里,无论是中国还是融合了全球大国领袖的APEC机制,其背景都发生了众多变化。第一,中美实力格局,13年前中国是一个中等强国,13年后成为新的强国,在中国召开APEC,中国将扮演不一样的角色。第二,贸易体系发生巨大变化,过去亚太经合组织是最重要的贸易体系,现在出现了诸如中日韩三国建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贸易体系, APEC对于中国以及对于全球的作用在发生着变化。第三,目前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在加剧,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这是2014年北京APEC峰会的一大挑战。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美国问题专家余万里在会上发言
随着全世界的眼光都投向即将召开的北京APEC峰会,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美国问题专家余万里认为,聚焦经贸话题才是APEC的题中之义,应该积极推动APEC自由贸易区,落实互联互通。他还指出,以中国的发展态势来看,可以承担起APEC发动机的作用,但是要想APEC快速运转还需要大家得配合上。需要注意政治安全战略因素对经济合作的良好愿望构成干扰。
本次APEC峰会作为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重要事件,余万里提出几点意见:第一,减少中国习惯的工程思维,进行更多形式的外交协调措施的安排。应该更多地聚焦一些实际政策的安排,更多的通过合作消除壁垒,让APEC的成果更加亲民,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第二,媒体应该明确焦点,不应忽视中国在APEC上的努力,而把目光只聚集在中日关系等问题上。第三,在APEC框架下中美关系能否通过此次机会得到发展的动力是很重要的,希望通过此次机会达成一些具体的议程协定,推动双方新型大国关系的落实。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部主任贾晋京在会上发言
全球经济新形势需要APEC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部主任贾晋京分析,中国主办这一次APEC峰会,有可能是APEC获得一个新的重要机遇的一个奇迹。如IMF总裁拉加德所言,全球经济形势进入“新平庸”时代,同时人民币在亚太地区的快速崛起也带来了金融新形势,另外来存在地缘政治带来经济挑战的新形势。这样的新形势为国际合作的重组带来新合作范式,也为G20带来了机遇,同时提出了新的经济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的机遇。在此情况下,APEC需要提出面向新时代和新目标的价值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震宇在会上发言
本次APEC峰会在北京雁栖湖举行,中国作为东道主被寄予了更多的关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震宇认为,APEC为领导人提供了一个见面协商的重要场合,在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中国在APEC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扮演了引导亚太经济合作未来的角色。
王震宇指出,APEC是发展与亚太合作关系的一个大平台,是推动国内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塑造和平周边环境的重要抓手,因此中国要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中国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中心,在制度建设上也愿意发挥一定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把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团结在APEC之下,也正是由于中国的参与,APEC合作一直在不断拓展。面对一系列挑战,中国提出来贡献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今年的会议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盛会,为APEC的发展带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