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阳光私募现存近800家机构 重阳投资最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阳光私募现存近800家机构 重阳投资最大

发布时间:2014-03-13 作者:  

目前阳光私募行业现存近800家私募机构,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基金管理人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加入到私募阵营,或为理想,或为名气,或只为证明自己的实力。不过也有一小部分机构抱着"在牛市大赚一把"的心态。格上理财先暂时撇开私募行业内的芸芸众生,数一数行业内最被"津津乐道"的私募机构。

  重阳投资最大


  在阳光私募行业,重阳投资是公认的国内公开产品管理规模最大的私募机构,是价值投资的坚定践行者,是大盘蓝筹股的坚定持有者。"规模最大"、"价值投资"、"蓝筹股",这几个词似乎已成为业内人士形容重阳投资的专属名词。目前,重阳投资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并且公司有继续做大的意愿。未来,公司除了管理好现有产品外,还主要做两件事,一是通过基金业协会报备,独立发行产品,这类产品的投资门槛可能设在1000万元;二是提供专属于超高净值客户的产品,这类产品对客户的资金量要求更高,机构客户可能更容易达到要求。


 
  曾有业内资深人士这样评价重阳,"私募行业中,只有两家私募机构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重阳是其中的一家"。与其他经常在媒体上摇旗呐喊"价值投资"的机构来说,重阳低调很多,不宣传,所谓闷声赚大钱。2013年年初,重阳投资总经理莫泰山带领团队离职,引得外界议论纷纷,但重阳顶住压力一声不响的把业绩做到了2013年私募排行榜的前十,用行动让所有非议者哑口无言。基金经理裘国根被人们尊称为"裘先生",绝对是私募界的投资大师,其个人也在A股市场上积累了巨量财富。在大盘指数继续下跌的2013年,重阳投资纯股票型策略的产品实现超过30%的收益,不得不让人信服公司的投资能力。


  泽熙投资最神秘



 
  在私募行业,泽熙投资的徐翔是一个极其神秘、低调的人,几乎不参与任何公开的论坛、会议,也很少发表公开言论。即使接受个别知名媒体的采访,但也绝对不允许媒体公开其本人的照片。低调的行踪,高调的业绩自然使徐翔成为媒体的宠儿,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不过,对大多数媒体人来说,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以及紧密跟踪泽熙的交易席位是其获取泽熙投资动向的最主要信息来源。而作为广泛接触、调研私募机构的从业人员来说,到目前都没有机会拜访徐翔可以说是一大憾事。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公司压根不缺资金。为控制管理规模,旗下基金早在2011年就已全部封闭,不再接受新投资者的认购。2014年年初,为再次控制规模,旗下基金进行大规模分红。据了解,分红前公司管理规模100多亿,分红后规模仍有70多亿。


  "业绩是王道"在泽熙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不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做任何市场宣传,只要投资业绩足够靓丽,客户都会追着买。这里引用展博投资陈锋的话来形容徐翔,"泽熙徐翔已然是公募界、私募界无法被挑战的对手,其投资业绩很难被复制或超越"。


  景林投资最全面


  业内人士对景林的普遍认识是"海外基金的规模很大",这个认识不够全面。景林投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既做海外又做国内,既投资一级市场也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机构,但景林是这些机构中唯一一家在各个产品线的相关领域中能够做到名列前茅。


  景林投资的海外基金、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和阳光私募基金都分别配备了不同的投研团队,公司共有6名基金经理,每一位都出身于大型公募、券商机构,投资能力极其出色。据了解,景林目前管理3只海外基金,规模共计100亿人民币,海外基金的代表产品景林金色中国成立于2003年,成立以来实现年化复利近30%的收益。旗下海外基金曾多次荣获国际对冲基金领域权威奖项,并广受国外主权财富基金、大学基金、养老金等机构资金认可。国内方面,景林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规模约50亿,成功投资世联地产、交通银行等,曾被清科集团评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前十强。公司也参与一级半市场(定向增发),发行定向增发型基金,并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其管理的阳光私募基金实现了是业绩和规模的双收,阳光私募基金管理规模30亿左右,跻身私募行业第一梯队。旗下代表产品景林丰收成立7年以来,在A股市场下跌20%的投资环境中,实现14.5%的年化复利,在同期存续产品中排名第二。


  博颐投资最个性


  博颐投资也是私募行业内非常低调的机构之一,被业内称为"鬼才"的基金经理徐大成较少参加行业峰会或公开发表言论。徐大成具有极强的交易能力,对宏观经济、行业个股以及同行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谈吐精辟。


  博颐系列阳光私募基金投资业绩卓越,自2013年加入股指期货对冲以来,出色的规避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产品平均收益超过54%,这无疑成为很多投资者的理想投资标的。不过,投资者在挑选投资标的的时候,博颐也在谨慎挑选客户,不符合其要求的客户都会被婉拒。对于个人投资者,虽然旗下基金有100万的额度,但公司主动将投资门槛提到300万,即资金量在300万以下的客户无法认购博颐系列基金。那么机构客户的资金量大,总能参与吧?当然不是,曾经有多家机构投资者曾登门拜访博颐投资,并表示有良好的意愿与其合作,都被其婉拒。据了解,博颐投资曾拒绝了国内某大型银行数亿元的资金。



  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给予博颐极高的评价,但也普遍反应"博颐没跟我们合作,迄今为止好像没听说他和哪家机构合作"。是这样的,在博颐投资这里,我们遇到了"有钱也买不到"的境况。对于机构投资者为何屡遭拒绝,大家的猜想也比较多,或者是出于保护现有投资者的考虑,因机构资金频繁进出现有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其现有客户的利益;或者是小富即安?


  以上这四家私募机构的基金管理人正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的为实现人身价值、为理想而来的基金经理们,他们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力求在资本市场上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可以说他们做到了。(格上理财研究中心        来源:搜狐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