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1 作者: 刘英
刘英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和稳定外商投资的关键环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优质营商环境的供给。随着税收、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实施,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及《外商投资法》草案加速审议等一系列制度红利的释放,加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更加稳定,将进一步促进中美经贸合作。
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1日《国际商报》。
尽管目前中美还处在就贸易摩擦问题进行经贸高级别磋商的阶段,但中国美国商会2月26日发布的《2019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62%的会员企业视中国为其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超80%的会员企业预计2019年行业将实现正增长。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月28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欢迎包括中国美国商会在内的在华外国商会继续对中国投资环境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扩大开放,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期待中美经贸磋商成果
高峰表示,在刚刚结束的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中,双方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第七轮磋商的基础上,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指示,做好下一步工作。
“时过境迁,中美双方从剑拔弩张到重新握手谈判,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磋商的结果从来都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事情,更关乎世界经济稳定与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对中美经贸磋商充满着期待,期盼中美两国领导人以高瞻远瞩的智慧推动磋商达成积极成果。”
不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也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他担心中美贸易摩擦所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或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消化。
“坦率地讲,过去10多年来中美经贸取得的成绩不少,贸易额已达到6000多亿美元,但相互间的直接投资只有2000多亿美元,规模还比较小,这将是未来中美经贸磋商中的重要内容。”徐洪才说。
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9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有62%的会员企业仍将中国视为其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超80%的会员企业预计2019年行业将实现正增长。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夏尊恩表示,中国“积极的国内消费市场前景以及逐步改善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报告》同时指出,部分美资企业在华经营仍然面临着监管透明度、生产要素成本、市场准入限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对此,高峰回应称,中方欢迎包括中国美国商会在内的在华外国商会继续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扩大开放,放宽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透明度,加大对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外资投诉机制,努力协调解决外国投资者的合理关切,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刘英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和稳定外商投资的关键环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优质营商环境的供给。随着税收、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实施,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及《外商投资法》草案加速审议等一系列制度红利的释放,加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更加稳定,将进一步促进中美经贸合作。(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