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塞尔维亚对华免签在即 中东欧也将说走就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塞尔维亚对华免签在即 中东欧也将说走就走

发布时间:2016-11-24 作者: 刘英 

好在随着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建立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塞尔维亚看到了“东方亮”的经济发展路径,再加上中塞还有“历史友谊”这一合作优势,中塞合作一拍即合。除了传统的基建、能源、钢铁、通信、金融等领域,刘英指出,近年在双边合作中占比愈发重要的人文旅游也不能忽视。


  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23日国际商报。


  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和与之相匹配的强大消费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加大对华旅游合作,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选择直接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塞尔维亚就是其一。


  虽然截至目前中塞间《中塞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议》实施时间还未公布,但塞尔维亚作为首个将对华免签的中东欧国家的地位仍使其在一众对华免签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更使中国游客离“中东欧想走就走”的愿景又近了一步。


  塞尔维亚有需求


  地处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塞尔维亚曾因快速的经济增长而被称作“巴尔干之虎”,不过受困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其经济一直难以实现根本性的飞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国际商报记者介绍说,塞尔维亚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部分,这一背景在给予了其相对扎实的工业基础的同时,也使其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动荡,因此塞尔维亚的经济转型始终比西欧以及部分转型较早的中东欧国家慢了一拍。


  另外,塞尔维亚在谋求经济转型和启动加入欧盟进程后不久,恰赶上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外部环境突然恶化,进而激活了塞尔维亚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矛盾。一时间,塞尔维亚不得不面临高通胀和高失业率的问题。


  好在随着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建立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塞尔维亚看到了“东方亮”的经济发展路径,再加上中塞还有“历史友谊”这一合作优势,中塞合作一拍即合。除了传统的基建、能源、钢铁、通信、金融等领域,刘英指出,近年在双边合作中占比愈发重要的人文旅游也不能忽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姚铃强调,促进两国间互访旅游带来的财政收入看似有限,实际上其所拉动的酒店业、旅游服务等一系列产业效应不可小觑,尤其对旅游目的地国就业的拉动以及商务投资机会的开拓都有帮助。


  中国游客有兴趣


  众信旅游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直言:“塞尔维亚仍是中国赴欧游线路上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李梦然表示,目前来看,塞尔维亚还算中国游客赴欧游相对冷门的目的地,众信也是在近一两年才开辟了塞尔维亚及周边国家的出境游线路。


  尽管冷门,塞尔维亚旅游市场却有不小的增长空间。李梦然透露,行业内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中国游客赴塞尔维亚及周边区域旅游的只有区区200~300人次,而2016年至今,赴塞尔维亚及周边区域的中国游客就达到了2000~3000人次,“增速十分明显”。


  李梦然表示,塞尔维亚当地国家公园、钟乳洞等有别于传统欧洲游的风光以及其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电影中的介绍,使其对中国游客尤其是老一辈来说,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李梦然也强调,对华免签意味着可以缩短办理出境手续的时间,作为旅行,社众信肯定对塞尔维亚对华免签一事是欢迎的。不过是否会马上激活中国游客赴塞尔维亚的体量,客观来讲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毕竟不同于德法意等传统欧洲国家,到塞尔维亚旅游的中国游客更多还是倾向团队而非自助游。团队游一般在经营塞尔维亚线路时,都会将其和周边黑山等巴尔干地区和国家“打包”推广。在此背景下,仅塞尔维亚对华免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旅行社办理手续,但是对整条地区游线路来说,短时间内提振作用还是有限的。


  因此,李梦然坦言,希望未来不仅塞尔维亚,包括巴尔干地区国家,甚至整个中东欧地区对华免签的国家能够越来越多,这不仅便利中国出境社的推广,也让中国游客到中东欧旅游的选择更加灵活便利。(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