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8 作者: 刘英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黄金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纲要》提出建设特色金融,其中黄金金融是应有之义。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建设,有助于拓展黄金市场渠道、开发多元化黄金产品、加强黄金市场互联互通,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中国最大的黄金产销市场和中国最大的黄金金融市场作出贡献。
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27日中国黄金网。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黄金珠宝人士近来热议的话题。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敏感的市场人士立即意识到,一个更美好的前景即将到来。广州、深圳、东莞、番禺等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地方,正是我国黄金珠宝产业的重要基地。
与广州的业界朋友聚完会,张文斌回到酒店,又专门翻阅了《纲要》内容。“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对于《纲要》的这一前景规划,身为资深黄金分析师的他觉得“很快就会实现”。
“深圳年轻人多,政策灵活,有创新土壤。”在张文斌看来,就黄金珠宝产业而言,年轻人的视角,可以赋予其更多的内涵。比如,黄金饰品逐渐摆脱成色克重的单一市场评价体系,更多地侧重于设计、时尚和美观;黄金投资更注重低门槛、高流动性。总之,他认为,年轻人会更容易摆脱传统观念、理念束缚,注重合作共赢,开创黄金珠宝创新创意的新天地。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由此,粤港澳大湾区也被人们称为与日本东京湾区、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比肩的中国“新硅谷”。
“新硅谷”的黄金梦
从东莞厚街的黄金小镇,到广州南沙的珠宝小镇,再到番禺大罗塘的珠宝小镇,追逐“新硅谷”的黄金梦已经开始。近年来,广东多地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布局,依托当地的黄金珠宝产业优势,纷纷建设各类黄金珠宝小镇。
黄金珠宝产业属于时尚创意经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时尚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纲要》明确指出:“发展特色城镇。充分发挥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镇数量多、体量大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黄金珠宝特色小镇的建立,大多目标指向大力推进黄金珠宝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聚焦高端要素、高端业态、高端环节,积极推动时尚珠宝创意与科技、金融、商务、旅游等的融合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时尚创意文化产业的新高地。
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业作为中国珠宝首饰制造交易中心、物料采购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经过近几年的优化结构、产业升级,行业转型升级已经进入深水区。
《纲要》的发布实施,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步伐提速。如今在深圳,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黄金行业组织,都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上下功夫。正如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郭晓飞所说:“为提升深圳国际化的大都市添砖加瓦,是全行业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国珠宝繁荣稳定发展是全行业的最高宗旨和任务。”
更重要的是,黄金珠宝产业努力的方向再次明确。《纲要》明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广东省黄金协会副会长、恒富盈家黄金有限公司总裁、金回购创始人朱志刚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会加快珠宝黄金产业升级,加速产业模式的变革,带动整个珠三角地区黄金珠宝业的发展。
创新黄金金融“大平台”
与黄金珠宝产业相对应的黄金市场,创新发展的热流也在不断涌动。
继“黄金沪港通”“黄金深港通”之后,内地和香港两大主要黄金市场的进一步互联互通,在业界看来,随着《纲要》发布实施,似乎又有了下文。
《纲要》要求,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黄金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纲要》提出建设特色金融,其中黄金金融是应有之义。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建设,有助于拓展黄金市场渠道、开发多元化黄金产品、加强黄金市场互联互通,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中国最大的黄金产销市场和中国最大的黄金金融市场作出贡献。
一旦时机成熟、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香港的投资者可和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对方黄金市场交易,对于内地的黄金珠宝产业而言则具有更多的便利性。“市场进一步打通后,很多黄金业务会发展更好。对于套期保值、品种套利来说,则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朱志刚说。
不过,《纲要》作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深圳市罗湖区投资推广局金融发展与促进部部长皮俊认为,《纲要》只是方向性的规划,有关地方还要制定实施细则,从长远来看,肯定会有助于创新外资投资项目,加大吸引外资来华南地区的投资力度,上金所黄金国际板和黄金场外交易也将会在粤港澳大湾区更加活跃。但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还需要更多政策支持,需要一段时间。
当然,《纲要》中也提到了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拓展离岸账户(OSA)功能,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A),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此外,《纲要》还对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规划要求。
刘英认为,作为服务于“一带一路”重要金融平台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黄金市场建设方面会大有作为。一是加强香港与内地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二是开发和加强黄金交易品种以及加强交易平台的对接合作;三是加强黄金市场的国际合作,黄金市场辐射东南亚连接伦敦等海外市场,以粤港澳为平台,建设“一带一路”黄金平台。(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