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民营银行成长有烦恼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民营银行成长有烦恼

发布时间:2016-12-12 作者: 董希淼 

“2014年是民营银行的试点年,共批设了5家试点民营银行;2015年是民营银行制度年,完善了民营银行监管框架;2016年是民营银行设立年,推进了民营银行的常态化设立。”凌敢这样来概括民营银行这两年的发展历程。根据民营银行设立流程,民营银行的批准筹建工作大致分为可行性研究、论证、会商3个阶段。


  董希淼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2日国际金融报。


  试点两年有余,民营银行家族目前已有11个成员,其中6家是今年以来批准筹建的。


  12月8日,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在第63场银行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年底批筹银行数将达到12家。这意味着12月份还将有一家民营银行获得批筹。


  从试点到批量设立,民营银行的队伍在逐渐扩大,业务也在逐步拓展,民间资本对于参与民营银行的热情依旧高涨。只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银行未来之路并不好走。


  “民营银行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的加持,更需要金融创新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监管的扶持。”某民营银行风控部负责人向超(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常态化设立


  第二批民营银行的批复在近期掀起一轮高潮,分别是重庆富民银行、四川希望银行、湖南三湘银行、安徽新安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武汉众邦银行。其中,重庆富民银行已经正式开业,其他5家则尚未开业。


  “2014年是民营银行的试点年,共批设了5家试点民营银行;2015年是民营银行制度年,完善了民营银行监管框架;2016年是民营银行设立年,推进了民营银行的常态化设立。”凌敢这样来概括民营银行这两年的发展历程。


  根据民营银行设立流程,民营银行的批准筹建工作大致分为可行性研究、论证、会商3个阶段。


  凌敢表示,今年批筹的6家民营银行,民营银行从申请受理到正式批复平均仅用20天左右(法定时限4个月)。未来将继续有一批民营银行批筹。


  那么,是否意味着未来民营银行的获批速度会加快?


  对此,一位地方银监局的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银行设立常态化并不意味着审批速度就会加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按地域每一个省市自治区获批一家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在民间金融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可能会有两三家。”


  凌敢也强调,民营银行的设立不搞“计划生育”,将继续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不一哄而起”原则积极稳妥推动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包括已开业的银行,今年年底前共批筹12家民营银行。


  差异化竞争


  转眼间,首批5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成立已近两年。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


  记者查阅数据了解到,已开业的5家民营银行的发展状况应该说还算不错。每家银行在找准各自的定位后,基本都是专注于某一类业务的拓展。


  浙江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在发布会上介绍,从开业伊始,网商银行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业务依托于实体经济和真实的交易场景,贴近小微经营者去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问题,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网商银行还结合消费周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满足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的“弹性洪峰”。


  投贷联动10家试点之一的上海华瑞银行试图打造中国的“科创银行”。由于科创企业缺乏抵押、缺乏担保,但是未来成长性又比较强,所以上海华瑞银行用企业未来成长过程中“认股期权”的获得方式来弥补有一些失败企业债权项下发生的风险。


  “可以说,目前成立的民营银行每一家的业务都很有特色,各自找到了一个独特的领域进行深入发展。但是,其实概括来说大家服务的对象主要还是小微企业。因此,等未来民营银行的数量逐渐增加之后,彼此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竞争。即使民营银行之间进行差异化发展以避免竞争,但是与传统银行之间的某些竞争也是难免的,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重视并着力推进小微企业业务的发展。”向超表示。


  不过,向超指出:“在竞争中,民营银行并非一味地处于劣势,正是因为规模体量比较小,因此也比较灵活。尤其是在创新技术方面的应用与研发方面,民营银行可能会更加积极,也更具有创造性。而未来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是会越来越大的。”


  守住风控底线


  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1329.31亿元,各项贷款611.57亿元,各项存款428.20亿元,拨备覆盖率471.21%。值得关注的是,民营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54%,相较于传统银行业目前近2%的不良率低很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营银行当前面临的风险就比较小。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民营银行目前不良率较低有多种原因。他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行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因此民营银行发展比较谨慎,一开始就避免比较粗放的发展,自身主动规避风险。此外,民营银行成立时间短,未经历完整的信贷周期,还没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有些贷款今年刚刚发放,风险还没有反映出来,并且不良贷款率为零不会是一个常态,后续将会体现出来。


  “从业务定位上看,民营银行普遍定位于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领域,这一领域面临的信用风险本来就较高,随着时间的充分延长,民营银行贷款不良率逐步上升并贴近行业平均水平是大概率事件。”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


  向超指出:“民营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这就决定了民营银行面临的风险小不了。因此,风控对民营银行而言尤为重要,而这需要借助人才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等多方面。同时,合适而具有针对性的监管也是民营银行把控风险的关键。”


  “民营银行还是个孩子,要确保改革不出问题,就要运用勇气和智慧。”对于民营银行的监管思路,凌敢认为,一方面,充分总结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加强对关联交易、股权管理和大额风险暴露等重点领域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加快相关金融创新的制度研究,结合各家民营银行实际情况,注重分类监管的灵活性,推进“一行一策”,更好地贴近民营银行发展的新要求。


  据他透露,银监会已会同相关部门就支持民营银行发展的政策问题,已进行过多次沟通。此外,针对民营银行为新设机构的特点,对部分监管指标设定合理过渡期,支持属地银监局探索出台差异化监管措施,在事前报银监会同意的基础上予以实施。(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